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梳理騙子花招:假扮神醫賣『祖傳秘方』、假冒熟人借錢
2013-01-16 08:54:0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6日訊 臨近春節,騙子行騙盯緊老年人,屢出新花招。近日,市老齡辦聯合多個部門,梳理近段時間老年人投訴熱點,揭穿騙子行騙伎倆,教你一眼拆招。

   “街頭偶遇”篇

  假扮神醫賣“祖傳秘方”

  案例:李大娘遇到一陌生女子,對方詢問她是否認識附近的一位“老中醫”,另一女子伺機說可帶路。“老中醫”稱其至親幾天內有血光之災,花錢纔能消災。李大娘從銀行取出20餘萬元交給“老中醫”。事後,李大娘的家屬報案。

  拆招:騙子一般3人,男女搭配,目標為迷信的老人。騙子甲、乙主動接近受騙者,謊稱其親人患重病或血光之災,從而介紹“神醫”。騙子丙裝扮的“神醫”出現,騙取信任後,以“祖傳秘方”詐騙錢財。

  提示:此騙術抓住老年人關愛子女的心理,詐騙以多種方式實施,如被騙及時報案。

  假冒熟人借錢實為騙錢

  案例:王大娘在樓下碰到一男子,他向老人問好,說是王大娘兒子的同學,坐車回家沒零錢,向她借1元錢。王大娘掏出錢包,該男子搶了一張面值50元的鈔票轉身就跑。

  拆招:騙子謊稱自己是老人子女的朋友,能說出其兒女的情況,稱急需用錢向老人借錢,之後再通過其子女還錢。當老人把借錢一事告訴子女,方知上當受騙。

  提示:此類騙術應遇之不驚,冷靜思考。如有可能,直接聯系子女,即能揭穿騙術;騙子糾纏不放,可撥打110報警。

   “連蒙帶唬”篇

  撞人掉包訛你沒商量

  案例:李大娘在江邊散步,一個男子撞了她,然後丟一個包在地上,說李大娘的包掉了。李大娘將包撿起,另一男子湊上前,說包是自己的,包內幾千元現金不見了,讓李大娘歸還。

  拆招:騙子一般兩人以上,選擇衣著講究的老人。騙子甲揣包行走與老人相撞,包裹裡一般是不值錢的手機、化妝品等易碎品,掉地後摔碎,從而進行訛詐。

  提示:遇此騙術,老年人應抓住騙子故意相撞這一事實,請路人評理,也可去派出所處理或向110報警。

  上門服務撈到錢就溜

  案例:張大爺家來了倆人,自稱通訊公司的,說只要交200元錢,就可使用家中的固定電話撥打17901長途業務;再交50元可打100元的長途電話。張大爺交了錢,幾天後撥打17901時,被告知話費已過期,他纔發現上當。

  拆招:騙子一般倆人,謊稱物業維修人員,進屋後伺機盜竊;或偽裝成某單位工作人員,上門實施詐騙或搶劫。

  提示:上門詐騙、盜竊多合伙作案,老年人獨自在家時,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如不能確定服務人員身份,應和物業或相關部門聯系,同時看好自家的貴重物品,以免被盜、被騙。

   “假戲做真”篇

  假古董賣大價錢

  案例:張大爺遇見兩名古董販子,並花5萬餘元購買了10餘件“古董”。他到文物部門鑒定,發現“古董”是贗品。由於之前已跟兩人約好再次購買,張大爺趁古董販子再次交易的機會報案。

  拆招:騙子一般2至3人,在早市或江邊兜售古董。見老人愛不釋手,騙子故意說已被人預訂,讓老人著急。老人主動跟騙子商量能否賣給自己,成交後發現古董是假的。

  提示:遇此情況,老年人不應馬上付款,如不懂行情不要買。發現上當及時報案。

  投資未分紅人去樓也空

  案例:朱大娘聽說鄰居投資某公司的產品發了財,她先後投了9萬餘元,公司卻不再分紅。據警方調查,該公司騙近400名老年人參與投資,詐騙金額640餘萬元。

  拆招:騙子在寫字樓租下房間,精心設計裝潢,虛構投資項目,熱情接待老年人,講師分析利潤走向等,以高額利息誘騙老年人加盟。騙子先讓老年人嘗到甜頭,一旦加大投入,就人去樓空。

  提示:騙子先讓老年人有受重視的錯覺,進而對投資賺錢深信不疑。老年人群有較強從眾心理,朋友拉朋友一起投資的現象屢屢發生。提醒老年人不要陷入投資黑洞。

   “組團忽悠”篇

  組織活動變相賣產品

  案例:王大爺在一次大型活動中發現,一款能降血壓的產品並沒有“藥監字”,只注明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是不能治病的。他表示不想買該產品,幾位工作人員將他圍住並極力勸說。王大爺花了錢纔被放走。

  拆招:騙子打著公益招牌邀請老人參加免費旅游或義診,暖場後推銷保健品,請“專家”現場講座,誘導老人掏錢買產品。

  提示:老齡部門組織公益性活動按正規工作程序進行,不會由陌生人給老年人打電話,更不會推銷產品。

  免費體檢卻賣高價藥

  案例:董大爺接到一陌生女子電話,對方稱免費向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服務。董大爺被面包車接走進行體檢,大夫說他血壓高易引發腦血栓,忽悠其買下960元的藥物。老人吃了一個月的藥,血壓沒降反昇。

  拆招:商家組織老年人參加保健講座推銷藥品。老人花錢購買保健品,除得到等值的保健品外,商家還分幾次返還現金和保健品。標價每瓶上百元的保健品,實際價值僅十幾元。

  提示:騙子打著健康講座的旗號邀請老年人,商家還准備小禮品進行抽獎,引誘老人參加,安排“醫生”、“專家”進行免費體檢推銷產品。提醒老人不要參與此類活動。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