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15日,哈市12個PM2.5監測點監測結果全部都是嚴重污染。哈市環保部門分析稱,工業排污、汽車尾氣、鍋爐煙是主要污染源。面對持續的霧霾天氣,我們需要改變什麼?專家建議,應該從源頭治理空氣污染,調整產業結構、使用清潔能源、加強生態建設、發展公共交通、嚴管工地揚塵,讓我們呼吸新鮮空氣。
15日攝於哈市南崗區長江路。
原因三大污染源:工業排污、汽車尾氣、鍋爐煙塵
15日,哈市再遇霧霾天,哈市環保網空氣質量實時發布顯示,17時哈市12個監測點,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的嚴重污染。
哈爾濱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王學鳳表示,哈市的PM2.5來源復雜、成因多種,城區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能源消耗、地面揚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等等都會導致PM2.5、臭氧等二次污染呈加劇趨勢。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污染物除細顆粒物(PM2.5)外,還有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
2007年哈爾濱機動車保有量為22萬餘輛,截至2012年底,哈市市區機動車保有量近百萬輛;雖然集中供熱的鍋爐單個環保達標,但白色的煙塵排放量大,仍會造成空氣污染,目前還有相當數量的分散小鍋爐;部分大企業逐年擴大生產,其累積排放仍會危及空氣質量。近些年,哈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都未得到明顯改善。
王學鳳告訴記者,綜合分析,工業排污、汽車尾氣、鍋爐煙是主要污染源。
建言調整產業結構、使用清潔能源、加強生態建設、發展公共交通
為降低PM2.5,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建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轉變,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轉變,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變。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緩解城市空氣污染,降低PM2.5需要將一些重污染型的工業企業逐步遷離哈爾濱,並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趙瑞政說:“比如有些大型化工企業或排污量較大的企業,對於這些企業有關部門應制定相應措施,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制定一些本地標准,對不達標企業進行遷移處理。”
“治理空氣污染還要從源頭開始。”趙瑞政說,建議將小區內的鍋爐房取締,全部並入集中供熱,這樣會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
加強生態建設:多種樹、保護濕地
減少PM2.5、提高空氣質量,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是關鍵。
據相關資料顯示,從2007年到2012年,哈市每年下達的種樹指標都在100萬株以上。城區樹木主要栽植到了周邊地區,因此城市出現熱島效應,霧霾散發不出去。哈市人大代表張本波曾多次建議,老城區內建綠化帶、多植樹,形成小片林,“目前一些降低PM2.5的措施只是治標,生態環境建設纔是治本。”哈市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濕地是城市綠肺,可以過濾空氣中的污染物,能調節空氣質量。
推廣公共自行車發展大公交
空氣污染看似是由大部分工業企業造成,但實則大多數人都承擔著或多或少的責任。哈市機動車保有量從5年前的22萬餘輛增加到2012年底的近百萬輛,尾氣污染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纔是一種綠色的生活方式,這樣纔能為環境作出貢獻。”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宴濱說,市民應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尤其哈市地鐵將要通車,市民應選擇更為環保的交通方式出行。
對此,國家一級建築師李長敏也表示,哈市應推行慢行交通,慢行交通是全球公認的低碳綠色出行方式,“慢行交通不僅僅要求我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出行,有關部門還應該在城市規劃上實施推廣,如在道路規劃上提前規劃出自行車道,給予自行車一定的出行空間。”
據了解,我國多地針對霧霾天氣制定了強制措施:石家莊市下發通知,采取停駛30%公務車等強制性應急措施。北京也采取停駛30%公車的措施,停駛公車車牌號進入交管局的系統,繼續上路會被電子眼抓拍。哈市也應該借鑒。
加強工地管理減少揚塵
“產生PM2.5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揚塵,在春夏季一些施工單位產生的揚塵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宴濱說。
近幾年,哈市城市建設有了較快發展,近3年哈市共建了560條路、129座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如果企業施工時不管理好揚塵問題,將會對哈市的空氣造成一定污染。趙宴濱建議,嚴管工地揚塵,如果企業施工時管理不好揚塵就停工整頓,如果整頓不到位就要上“黑名單”,上了“黑名單”,以後就不能參加哈市工程的招投標。在加強工地揚塵管理的同時,還要與區縣一起管理道路揚塵,加強對夜間殘土車違法的懲治力度。
政府“十二五”向污染來源“開刀”搬遷30家污染企業拆除7兆瓦以下小鍋爐
針對城市三大污染源,王學鳳說,哈市環保“十二五”規劃中,將針對不同污染源實施不同措施,以改善哈爾濱環境空氣質量。
針對工業生產污染,提出嚴格環境准入,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審批的前置條件,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建設;優化工業布局,建設制藥、化工、重金屬等工業園區,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十二五”期間,30餘家污染企業實施搬遷改選;淘汰落後產能,對44家年產1000萬塊以下粘土磚小磚廠實施關停;加強工業煙粉塵控制,推進燃煤鋼鐵、水泥、火電行業除塵設施昇級改造,加快水泥行業及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上現役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及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建設,開展燃煤工業鍋爐等脫硝示范,開展施工工地、渣土運輸等揚塵的綜合整治。
針對冬季取暖鍋爐等大氣污染,提出編制哈爾濱市大氣污染防治達標規劃——PM2.5源解析及傳輸規律方面的研究;大力發展集中供熱,全面拆除熱網覆蓋范圍內所有7兆瓦以下分散小鍋爐,對超標排放的老舊鍋爐除塵器進行提檔昇級和限期治理;鼓勵使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采暖;劃定原煤禁銷區,加大潔淨煤技術產品推廣使用力度。
針對機動車尾氣污染,哈市“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提高燃油品質;加速黃標車淘汰;控制中、重型載貨汽車和大型載客汽車進入市區。哈爾濱“十二五”期間,將加大顆粒物污染防治及總量削減的資金投入和財政補貼;建設PM2.5等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和發布平臺;完善環境立法。
短評需全民參與治理
空氣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空氣污染治理,人人都有責任。
近幾年來,哈市霧霾天氣增多。2012年開始,國家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新標准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等監測指標,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哈爾濱在內的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臭氧等項目監測。
市民認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纔能主動參與環保活動,加入到空氣治理的行列中。城市的環境保護是需要全民參與的,只有全民參與纔能順利有效進行,而公眾對污染情況的了解,成為全民參與環保的前提。從身邊點滴做起,改正亂扔垃圾、無視垃圾分類、貪圖方便用塑料袋,焚燒樹葉、秸稈等習慣,每個人都應盡力做到理智消費,抵制浪費性消費,實現綠色出行、綠色生活,這就會為環境的清新怡人作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