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霧霾天氣應對指南 『宅』在家最直接
2013-01-22 09:31: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2日訊 如何應對霧霾天氣?醫療專家們給出了最直接的答案,“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提高自身機體的免疫功能。”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陳復輝說。

  “冬季氣溫低,處於冷空氣中,首先就要注意保暖,還要保證睡眠,不要熬夜。”陳復輝說,“保證睡眠,是為了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經常熬夜的人,分泌激素會發生紊亂,呼吸道的濕化不是特別好,它的防御功能就會下降。”陳復輝接著說:“再有,就是要保持室內一定的濕度,對呼吸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陳復輝提醒大家,最好減少辛辣飲食,應該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在天氣乾冷的情況下,可以多吃些梨、百合等滋陰的食物。

  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蘇楊認為,飲食上多吃蔬菜,多補充體內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多喝水,纔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最直接——“宅”在家

  哈醫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張臨友在采訪中笑稱:“人不可能不喘氣吧,所以只能減慢我們的呼吸頻率和幅度,也就是說不要劇烈運動,運動多,消耗的氧氣自然就大。”

  所以說,在霧霾天氣裡“宅”在家未必不好。重度污染時心髒病和肺病患者的癥狀會明顯加劇,健康人群也會普遍出現癥狀。減少出門是自我保護的辦法之一。

  預防——進門清潔皮膚

  進入室內後將附著在我們身體上的霾及時清理掉,洗臉、漱口、清理鼻腔是很好的預防措施。

  專家們建議,洗臉最好用溫水,可以將附著在皮膚上的灰霾顆粒有效清潔乾淨;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著在口腔的髒東西;最關鍵的是清理鼻腔。

  保護——少開窗戴口罩

  專家表示在霧霾天氣,盡量不要開窗。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應盡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通風,時間每次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

  而在霧霾天氣戴口罩是否能起到保護作用?蘇楊告訴記者,現階段國家對口罩並沒有一定的標准。“普通口罩對於2.5微米的空氣顆粒基本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戴肯定是比不戴強。”目前市面上的口罩種類繁多,“醫用N95口罩確實效果好些,但國家沒有標准,所以我們也不敢妄下定論。”蘇楊說。

  空氣淨化器——

  技術若不成熟造成二次污染

  家電商場裡,價格在3000~7000元不等的各類空氣淨化器被擺在醒目位置,有的品牌標明能有效去除99%以上PM 2.5微粒,但沒有相關的檢測報告可供消費者參考。專家介紹,淨化器技術若不成熟,非但不能淨化空氣,還將成為污染源,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

  綠色植物——並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降解PM 2.5

  近日有熱門微博稱,綠色植物因為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是抗擊PM 2.5、消除灰霾的有效手段。為此,許多網友祭出“綠色植物防護陣”,在自家陽臺上排出各種綠色植物吸附空氣中的有害顆粒物。專家稱,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對降解空氣污染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較慢。同時,並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降解PM 2.5,例如北方地區常見的松柏,它們能釋放出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紫外線作用下會轉化為PM 2.5。市民如果在家裡綠化的話,要先做好功課,看看有無有害物質釋放,不要在室內放置有明顯芳香味的植物。


  創意先鋒

  武漢“手工帝”自制“防毒面具”

  一個塑料壺、一個炭包、幾塊紗布、幾根膠條和一根帶子,20分鍾左右就做出一個防毒面具……連日來,霧霾天氣引發眾多市民關注,一個武漢帥小伙將自制防毒面具的步驟發上微博,格外亮眼。

  被網友稱為“手工帝”的博主小王今年25歲,即將讀研,本科學的是計算機軟件專業,正是網友猜測的“技術宅男”。小王在中學讀書時,上過“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和防生物武器)課,教材上有制作防毒面具的步驟。他家剛裝修不久,有不少制作防毒面具的關鍵材料“活性炭”。小王找齊了材料,開始動手制作:把塑料瓶剪成面具造型,瓶蓋上用剪刀戳出數個小孔,塞緊紗布,鋪上活性炭,再蓋一層濕紗布,用膠條固定。最後,給面罩穿上帶子,20分鍾左右,大功告成。小王說,“防毒面具”的原理很簡單,制作起來不麻煩,但實用效果不敢誇大。他很認真地指出,“畢竟和臉部貼合度不夠,如果塞點紗布密封點更好,瓶蓋太小,戴起來會有點悶。”

  自制防毒面具並不搞笑。專家表示,小王自制的這個“防毒面具”,如果加強密封性,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甚至比一般紗布、一次性口罩的效果更好,但肯定和專業的防毒面具沒法比。

  霧之禍

  浙江杭浦高速因大霧發生追尾事故致2死8傷

  1月15日8時30分左右,浙江海寧杭浦高速杭州方向丁橋出口不到2公裡處,發生了一起20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已造成2死8傷。據初步了解,事故原因為霧天行車,能見度不足,行駛車輛未保持安全距離。

  大霧致廣西全州發生20車追尾事故致1死15傷

  1月13日,廣西全州縣境內大霧彌漫,上午9時左右,衡昆高速全州桂湘收費站附近發生20車追尾相撞事故,致1人死亡15人受傷。

  濟菏高速濟南段因大霧引發交通事故致3死72傷

  2012年12月14日8時45分,濟菏高速孔村孝直交界處因大霧發生交通事故,造成72人受傷,其中3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行車注意事項:

  1.開啟霧燈

  2.低速行駛,注意安全

  3.寧靠中間,不沿路邊

  4.除霧切忌邊走邊擦


  微博“霧”語

  一起吐槽吧

  @張泉靈: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花朦朧,葉朦朧,醫院排長龍。燈朦朧,人朦朧,宅家發大夢!

  @人民日報:“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不是美麗中國,“厚德載霧,自強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同呼吸,共責任”,這責任是政府的責任,是企業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美麗中國,從健康呼吸開始。

  @和菜頭:大霧天是相對象的好時機,長相和我一樣比較混沌的朋友,可以大幅提高成功率!昨天霧大,我就借機到公園約會。等了半天沒見女友來,一打電話她說她也坐在那個椅子上。我一摸身邊還真有一裘皮大衣美女,親了一陣後,發現是條哈士奇。

  @博警王迪:你是否一邊亂扔垃圾,一邊抱怨污濁環境;一邊闖紅燈,一邊對高鐵追尾痛心疾首;一邊在生意中琢磨缺斤短兩,一邊對曝光的豆腐渣工程大聲痛斥;一邊對關系戶送紅包,一邊對腐敗憤怒譴責。就像今天污染的空氣,我們每一個人呼吸著它,也在制造著它。要想明天更好,不妨今天從自己做起。

  @胡淑芬:終於體會了泰戈爾的意境。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

  @簫中飛雪:周末的最後一天,讓我們將宅家賴床進行到底。出門的各位,空氣頂肺,謹慎呼吸!請帶好防毒面具。

  微博“霧”語

  網友建議霧霾重污染天放假

  【霧霾天該放“污染假”,帶薪最好,不帶薪也忍了!】

  @遷飛昆蟲:是不是可以規定霧霾重污染,可以放假呢?特別是中小學。

  @鼻涕妞555:我看以後得整個“污染假”,當這個啥啥pm值過500得放假休息!

  @TQ向著太陽生活:最近的陰霾天氣,污染物很嚴重呀!快快放假,我要回家,我要呼吸一下相對清新的空氣呀!

  @霍霍的小窩也有人搶:新聞聯播都建議大家最好“宅”在家裡,快放假吧,建議說讓老百姓不要外出,可是不出去上班行麼?

  @獅子座_菁菁:專家說這兩天空氣污染嚴重,盡量減少外出,請問能不能帶薪放假?就算是不帶薪的也忍了,只要放就行!

  @Hope的深深_密蜜:霧霾天應該放假,必須需要上班的要發污染補貼!

  @習慣假裝假裝習慣:建議明天放假,假期的名字就叫“以人為本假”!

  【同呼吸,應該乾點啥?】

  除了暢想放假,還有不少網友提出各種建議。

  @莫名莫莫名:建議全國放假3天!全民為改善空氣質量做貢獻!

  @晃動的豬尾巴:比如企業限產、機動車限行、學校單位放假等……不要總讓老百姓戴口罩上街!若不形成全民維護空氣質量的共識,這樣的危害公眾健康的大面積污染還會不斷上演。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