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臨近,煙花爆竹的生產、經營、運輸、燃放進入旺季,煙花爆竹的安全問題再次引起市民重視。針對市民的疑問,近日,日報特邀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沈永志講解了與此有關的知識。
薩爾圖區湖濱教師花園的高先生問:購買煙花爆竹,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首先,要到有煙花爆竹銷售許可證的專營店購買。其次,在產品種類上,自己燃放的消費者,要選購藥量相對較少的C、D兩個危險等級的煙花爆竹。第三,注意產品外觀,合法的煙花爆竹產品,外表整潔,有完整、清晰的產品名稱、產品合格證、制造商或出品人名稱等。
龍鳳區的李先生問:購買煙花爆竹以後,應當怎麼帶回家,如何存放?
答:根據現行法規規定,嚴禁攜帶煙花爆竹搭乘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嚴禁在托運的行李、包裹、貨物和郵寄的郵件中夾帶,或者偽裝、偽造品名進行運輸。
臨時存放煙花爆竹,應裝入紙箱或木箱,放置於沒有煙火的閑屋或陽臺,注意通風、防潮、防腐、防蟲鼠咬,遠離明火和熱源。要輕拿輕放,不要拖、拉和摔等。同時,在離家時應把門窗關好,防止飛來火種引起家中火災。要把陽臺、平臺、屋頂、天井上及建築物旁的可燃物清理掉,預防可燃物引燃後殃及家中。
讓胡路區的劉先生問:燃放煙花爆竹有什麼限制?
答:有兩個方面的限制規定,即品種限制和地點限制。
第一、在品種限制上,禁止個人燃放禮花彈等危險等級為A級的煙花爆竹,禁止個人燃放小禮花、摩擦類、煙霧類以及單筒內徑大於30毫米、單發藥量大於25克、總藥量大於1200克的內筒型組合煙花。A級煙花爆竹危險性大,只有在大型焰火燃放活動中纔能使用,還必須經過公安機關許可審批,由專業人員燃放,特別是禮花彈被稱為『煙花殺手』,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第二、在地點限制上,有七類地點一律禁止燃放:文物保護單位;車站、碼頭、飛機場等交通樞紐以及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儲存單位;輸變電設施安全保護區內;醫療機構、幼兒園、中小學校、敬老院;山林、草原等重點防火區;其他禁止燃放的地點。
肇州縣的劉先生問:沒遵守煙花爆竹燃放等管理規定會受到哪些處罰?
答:第一,個人非法攜帶的(攜帶煙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沒收煙花爆竹,還可以並處罰款200元至1000元。
第二,燃放工程違規的(未經許可舉辦焰火晚會等),責令停止燃放,對責任單位罰款1萬元至5萬元。
第三,個人燃放違規的(在禁止地點燃放等),責令停止燃放,罰款100元至500元;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薩爾圖區的馮先生問:燃放煙花爆竹,要注意什麼?
答:要認真閱讀燃放說明,點燃後立即撤回安全位置,出現異常要等15分鍾後再去處理;不要酒後燃放;不要讓未成年人單獨燃放;不要手持煙花燃放;不要向行人、車輛、房屋等發射、投擲煙花爆竹。此外,嚴禁在禁放區內燃放煙花爆竹,如棚戶區、加油站等地。燃放煙花爆竹應遠離工廠、柴垛等易燃易爆場所。不能燃放危險等級為A級的禮花彈等,以及摔炮、拉炮、砸炮等危險性高的煙花爆竹。
紅崗區的尹先生問:在哪些情況下,燃放煙花爆竹易傷人?
答:四種情況容易導致炸傷。
一是,手持燃放,來不及扔掉就在手中爆炸。二是,點燃後來不及躲閃就已爆炸。三是,把煙花爆竹放在瓶子裡燃放,炸飛的玻璃易傷人。四是,看別人放煙花爆竹太近,被炸傷。
林甸縣的高先生問:孩子放鞭炮被炸傷後該怎麼辦?
答:迅速脫掉著火的衣服,防止燒傷面積過大,然後用消毒紗布輕輕蓋在傷口上。如果沒有消毒紗布,就找一塊乾淨手帕,馬上用熨斗熨幾次或用電吹風將手帕吹一會兒,用這塊手帕也可代替消毒紗布。
如果頭部燒傷,可取冰箱中冷凍室內的冰塊,用浸濕的乾淨毛巾包住冷敷。
如果手足部等被煙花爆竹炸傷流血,則應用雙手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撒上雲南白藥或三七粉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