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每天倒掉50萬人口糧 500噸『剩宴』變泔水(高清組圖)
2013-01-24 09:56:1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鎰 陳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4日訊 哈市有7000餘家餐飲企業,每天倒掉的餐廚垃圾約有500餘噸。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數據表明,一個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平均為一公斤,據此推算——

  這組數據觸目驚心

  每天

  哈市倒掉500餘噸餐廚垃圾

  相當於50萬人的口糧

  每年

  哈市餐飲業倒掉12億元

  這筆錢可給20多萬人發放低保金

  捐給希望工程可解決240萬名學生的學雜費

  一桌飯菜吃一半倒一半

  1月21日14時,開發區華山路一家海鮮酒樓的包房區。記者看到,兩個包房的客人已離席,尚未清理的餐桌上,多數菜餚還剩下大半,其中一條清蒸魚近乎完整。還有一個包房內只有3人,離開時桌上的菜幾乎沒動,記者數了一下,連葷帶素,桌上共有12個菜,另外還有完全沒動的兩張草帽餅。在二樓大廳,七八個年輕人坐在餐桌旁,桌上的菜僅吃掉三分之一時,請客的人大聲叫來服務員,又點了三道菜和一瓶白酒。半個小時後,除了酒被喝光外,新上的菜只動了幾筷子。大家離席時,服務員上前詢問是否打包,這些年輕人都擺了擺手:“不用!”

昨晚21時30分許,記者在南崗某酒店看見幾乎未動過的整盤菜被倒掉。

  22日12時,記者應朋友邀請,參加一家公司在中山路某酒店舉辦的答謝宴會。一進大廳,十幾張餐桌上每張都擺放著十多種菜品,有剁椒魚頭、奶汁龍蝦、清蒸石斑魚等。下午2時,宴會結束,酒足飯飽的賓客紛紛離席。記者粗略看了下,幾乎每張桌上大塊的雞肉、完整的魚身還剩下一大半,兩張餐桌上的奶汁龍蝦竟然沒有動過筷子。據記者了解,此次宴會每桌僅菜金就2800元。隨後,記者來到該酒店後堂,看到6個高約1米的泔水桶,裡面裝滿了吃剩的雞鴨魚肉及海鮮等。洗碗工小曲告訴記者說,這些桶每天都能裝滿,專門有人回收,說是用來喂豬。  


昨晚,道裡某酒店的一位就餐者將剩菜打包。但這樣的場景並不多見。

  “剛開始工作時,看著滿桌剩菜,有的動也沒動,很想打包回家,不過酒店不允許這樣做,只能全部倒掉。”一家海鮮漁港的服務員小王說。小王向記者介紹,浪費的“重災區”是大型聚會。就拿去年聖誕和今年元旦來說,很多企事業單位在酒店舉辦年會。她印象特別深,一家單位的年會共有25桌,年會在19點38分開始。差不多40分鍾後,賓客便陸續離席,每桌酒席都剩下至少一大半菜,有的桌上有六七個菜原封未動。

  面對這樣的情況,另一家酒店的經理劉艷也很無奈。按理客人願買,我們願賣,當然是消費得越多越好。可是每天看到這麼多好東西被倒掉,心裡真不是滋味,常有負罪感。“我聽一個來自農村的服務員說,這麼多好東西,我們全村的人別說吃了,就連見都沒見過。”

  劉艷說,粗略算下來,浪費最多的是婚宴,礙於情面,只有一兩成客人會在婚宴上打包。“中高檔婚宴浪費嚴重,每桌至少浪費20%,有的甚至達50%。”另一家中檔酒店餐飲部負責人說,該酒店一般婚宴設15桌到30桌,中檔婚宴均價在800元至1200元,如果按每桌菜浪費兩成來算,一場30桌的婚宴就要浪費4800元至7200元不等。記者據此估算,如果全市每年有1萬對新人結婚,其中一半人選擇中檔宴席,僅婚宴浪費至少就有2400萬元。

  與年會、昇學宴、婚宴等大型宴席的浪費程度相比,日常接待應酬“吃”的總額雖然相對較小,但浪費卻更加普遍。日常應酬出於熱情和禮貌,菜總是要點得多一些,比如10人就餐,基本上會點足夠12人食用的菜量,還不包括點心等,每次都要剩不少菜。

  記者采訪了開發區的多家酒店。據介紹,日常應酬消費佔酒店收入比例最大,約70%以上,剩菜比例約佔五成。“一桌席由涼菜、熱菜、主食、水果近二十道菜組成,價格從幾百塊到幾千塊不等,主要是看點的菜貴不貴,不過一般情況下蝦蟹等高檔菜剩的不多,其他菜經常剩。”開發區美順街一家酒店的前臺經理小王說。

  記者了解到,家庭聚餐幾乎很少出現浪費現象,有八成幾乎不剩菜,餘下二成裡,九成以上會把剩菜主動打包。  


  哈埠酒店一年倒掉12億元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一年中,全國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這相當於倒掉了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哈市每天倒掉的餐廚垃圾,也相當於50萬人一天的口糧。

  哈市餐飲協會的一位理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哈市主城區比較繁華的地段,營業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酒店約有1000餘家。這些酒店每家每天要產生50—100公斤餐廚垃圾,按最低原材料成本折算,最保守估計也應該在每公斤5元以上。僅這1000家,一天就要倒掉100萬元的原材料成本。記者從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了解到,哈市的餐飲單位超過7000家,日產餐廚垃圾500多噸,每天折合成原料成本就是250萬元。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數據表明,一個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平均為一公斤,據此推算,哈市每天50萬人的口糧被倒掉。

  如果這組數字令人咋舌,那麼下面一組數字更令人觸目驚心。據相關部門統計,哈市2007年餐飲企業營業額就已經突破了百億。業內人士推算,按保守的每年5%—10%的增長率,到2012年底,哈市餐飲企業的營業額應在120億元左右。按最低標准10%的“浪費比例”計算的話,一年就要倒掉12個億。12億元的概念意味著,按照新低保標准,可以給20多萬人發放一年的低保金;如果捐助給希望工程,那麼可以解決240萬名學生一年的學雜費(按每人每年500元計算)。

  豪爽好面子寧願剩菜也不能少點

  到底是什麼心態讓滿桌的剩飯剩菜成了哈埠“餐飲特色”?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員認為,哈爾濱人豪爽、好面子的性格特征是重要因素。在一些市民看來,請客吃飯,越是滿桌剩菜越有面子。

  商務餐的攀比昇級,也是導致“剩宴”的直接因素。據某大酒店辦公室一位王姓工作人員介紹,一些人用餐不花自己的錢,大都放得開,吃吃喝喝變異出炫耀消費,前次你請我上十道菜,這次我請你怎麼也不能少於十二道菜。炫耀消費的背後,造就了周而復始的循環浪費。

  怕得罪人、好面子作祟,也是造成浪費的重要原因。在哈市經營服裝批發生意的張先生說,他也知道浪費很不好,但是接待客人,很怕人家覺得你不夠熱情。所以一直以來,陪客人出去吃飯,往往一點菜就是一大桌,點菜量大大超過需求量。每次用完餐,桌上總能剩下一大半菜,這纔能讓人家覺得你“敞亮”。一家商業企業的總經理徐先生說:“和業務單位的人一起吃飯,不能讓人家笑話!”一位從事房地產的老板更是直言不諱:“不管多心疼,面子必須橕足。”

  社會寬容也是造成浪費的一個原因。記者在一QQ群中進行了一次隨機調查,結果令人吃驚:有半數被訪者竟然對“餐桌浪費”的行為持認可態度。年輕人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打包”吃剩菜剩飯的年代早已過去了;年長者認為,沒辦法,社會風氣就這樣。接受采訪的陳先生說:“我請的都是業務往來伙伴,寧願剩菜也不能少點。吃剩了打包,會讓人覺得你摳門。”  


  倡導自律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春節將至,酒店消費高峰也將至。無論中午還是晚上,哈市各餐飲企業幾乎都人滿為患。餐飲業的忙碌也使收餐廚垃圾的車輛以極高頻率穿梭於街道之間。一位開車收集餐廚垃圾的人對記者說:“我就在漢水路附近乾活,這裡的每家飯店每天剩下的菜,我做工半年都掙不來。每桌剩下的飯菜酒水都得好幾百元,也不打包,太浪費了……”

  春節臨近,節日氣氛越來越濃。我們能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做些什麼?那就是,點菜時要樹立“剩宴”可恥的觀念。

  記者了解到,哈市很多酒店已開始根據顧客人數幫助顧客合理搭配酒菜,建議顧客吃多少點多少。道裡區的一家酒店經理向記者介紹,對一時喝不完的酒水,他們會為顧客保存,留待下次再喝;沒有吃完的飯菜,他們會建議顧客打包帶走;如果遇到一些浪費較嚴重的顧客,服務員會上前委婉地提醒他們。

  有些消費者對“餐後打包”擔心衛生安全。畢竟吃剩的菜餚在傳送儲存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引發食物中毒。采取什麼辦法解決剩餚殘酒呢?專家提議,根本辦法是提倡按需點菜,吃多少點多少,不出現或少出現剩餘飯菜,從源頭上杜絕浪費。松北區一酒家的老板經常給客人點菜,他可以根據客人的人數、口味,點出一桌既體面且營養搭配又科學合理的菜餚,做到量體裁“食”。

  位於長江路的一家私人會所推出了西餐形式的中餐,受到很多食客的歡迎。在這家會所記者看到,他們的菜品也沒什麼特別,只是形式上進行了改進,把傳統大盤的菜換成了每人面前一份的小盤。會所湯經理介紹,他們鑒於以往浪費現象非常嚴重,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就是根據客人的人數先建議點一定量的菜,然後每次上來的菜都分配到客人的食碟中,每個客人吃完自己碟中的菜後會有後續的菜被端上來。這樣既不會浪費食物,又會使客人吃得很飽、很滿足,同時請客的人也有面子。

  除了食客和餐飲企業的自律外,社會也該為杜絕浪費提供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有專家建議,要建立剛性的“反餐桌浪費”制度。專家認為,浪費不僅可恥,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應制定規章,對於一定數量以上的浪費行為給予罰款等處罰。  


  他山之石

  重慶“吃乾淨”獎紅包

  2011年起,重慶一家五星級餐館推出“點菜吃乾淨就可得紅包”的獎勵,以一桌為單位獎勵1個紅包,為打包顧客免費提供打包餐盒,並獎勵全市統一制作的“米寶寶”紀念徽章。

  廣州

  不浪費可打折

  2012年8月,廣州一些餐廳提出“文明用餐”,為了鼓勵消費者不浪費糧食,推出獎勵措施,對吃完或打包的消費者,以桌為單位獎勵一個“微文明紅包”,這個紅包包括打折優惠券、積分印花或有獎餐券。

  貴陽

  倡導適量點菜

  2012年貴陽市全面啟動“文明餐桌”行動,倡導文明用餐、反對浪費,許多餐飲企業懸掛“杜絕浪費”等宣傳牌,點菜員、服務員為客人服務時,引導消費者適量點菜、餐後打包。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