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訊 (記者 孫曉銳) 25日,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進行分組討論。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匯豐照相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富祥指出,我國施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從1980年以後結婚的人群中,絕大部分都屬於獨生子女的家庭。隨著自然因素和不可抗的天災人禍,部分家庭中發生了獨生子女不幸去世的情況。為此,夏富祥委員建議,對待這樣的特殊家庭,政府有關部門應予以重視與關愛。
省政協委員夏富祥。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夏富祥向記者介紹說,所謂的“特殊家庭”指的是因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離世,而自身再無能力生育的家庭,即失去獨生子女、只有兩夫妻的“失獨家庭”。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加7.6萬個“失獨家庭”,其中50歲以上的“失獨家庭”群體在不斷擴大,在全國已經超過100萬個家庭。這意味著有200萬名父親和母親,在中老年時期失去唯一的子女,老無所依,成為孤立無助的失獨老人。
按我國的傳統習俗,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過的就是孩子。沒有了孩子,他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在他們年老體衰時既得不到孩子的照顧,甚至連養老院都進不去。同時,由於渠道不暢和信息不對稱,一些“失獨家庭”想領養孩子卻找不到地方,相對應的是大部分無人供養的“孤兒”被政府收留在兒童福利院,成為社會的負擔。夏富祥委員對這一群體的生存現狀表示懮慮。
夏富祥建議,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這些失去子女的“失獨家庭”,及時建立相對應的解決機構,出臺相應的政策,撫養和解決生活困難的失獨老人群體,針對失獨老人群體開展不同層次的服務。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開展心理服務、義診諮詢、情疏疏導、臨終關懷的多元服務;針對生活困難的家庭,可進行加大扶助力度,保證養老無懮,同時可以提供優先入院(養老院)的機會。鼓勵成立志願者愛心機構,平時在生活上幫助失獨老人群體。
夏富祥建議,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與社區的的聯系,及時掌握“失獨家庭”和孤兒的情況,為“失獨家庭”和兒童福利院建立聯系對接平臺,有效減少“失獨家庭”和孤兒數量,使“失獨家庭”、孤兒和社會產生“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