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政協委員馬任遠:推進我省非公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2013-01-28 14:45: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8日訊(記者 孫曉銳)“目前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壓力就是技術、資金、市場,而技術的創新,市場的拓展又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橕。小微企業融資又遭遇貸款需求的小、急、頻特點及其高成本、高風險、低收益性與商業銀行市場性的不匹配矛盾,融資難成為其發展的最大瓶頸。”省政協委員馬任遠在參加分組討論時表示,非公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急需金融支持。

省政協委員馬任遠。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馬任遠指出,2011年上半年,哈爾濱市非公經濟增加值8.5%的增速,雖然高於全市GDP增速2.4個百分點,但仍然比“十一五”期間15%的平均增速低6.5個百分點,增速低於今年哈爾濱市非公經濟預期發展目標4.5個百分點。低於黑龍江省非公經濟增加值預計增長12%的增速。從上半年非公工業及非公規上工業數據來看,哈爾濱市非公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9.7億元,同比增長19.5%,非公工業實現增加值376.5億元,增長12.5%,說明非公規模以下工業增速低於非公工業增速,說明哈爾濱市非公經濟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弱,三次產業結構資源配置不合理,符合節能環保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龍頭示范產業的企業比重偏低,同時也反映出當前中小微工業企業經營較為困難,發展較慢。

  馬任遠分析說,成本高、稅負高;用工難、融資難;科技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產權不明晰、家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等因素是造成我省小微企業增速在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其中,融資難是最主要的問題。融資難主要表現在可融資的渠道單一和利息高。一是貸款難、融資渠道窄。這是小微企業長期以來的發展瓶頸,由於實力薄弱,再加上數量眾多,貸款需求的小、急、頻特點及其高成本、高風險、低收益性與商業銀行市場性的不匹配矛盾長期存在。小微企業根本不具備對金融機構的議價能力和貸款的競爭能力。融資渠道窄主要是與小微企業旺盛的資金需求相比銀行貸款投放是有限的,而絕大多數企業的融資以銀行貸款為主且直接融資比例較低,此外銀行貸款門檻高。如各商業銀行普遍“慎貸”、“懼貸”,企業申請貸款必須以房產等不動產進行抵押,這一硬性規定束縛了小微企業信貸的投放規模。小微企業分布散亂,也很難進入金融機構的服務半徑。二是用資昂貴。這是小微企業當下面臨的嚴峻現實,由於難以享受銀行的服務,小微企業不得不從民間借貸。三是資金鏈斷裂風險增大。這是小微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巨大挑戰,眾多小微企業面臨不斷上昇的人力、物力資本壓力,背負高利率的借貸或融資,往往還得使用擔保或質押,且高利貸缺乏法制保障,企業再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資金鏈斷裂,企業抗風險能力弱。

  馬任遠建議,有關部門應運用金融支持政策引領,促進企業增長方式轉型和結構優化昇級。拓寬融資渠道,發展區域集優融資模式。促進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提昇競爭力。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要鼓勵發展專業中小銀行服務,推動金融租賃公司發展,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加快推進小微公司信貸專營機構的組建,按照小微企業特點設計審貸流程和定價機制,優化信貸業務流程,簡化信貸辦理手續,提昇對小微公司的金融服務水平。同時,依托哈爾濱市企業信用融資擔保服務中心這一全國同類城市中規模最大的企業融資擔保平臺,專司為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擔保,並鼓勵發展綜合服務集團。開展小微公司聯保、公司治理層團隊保證、經營者家族保證三種形式相結合的貸款組合業務,或者是依托地方政府和擔保公司擔保的方式,以幫助非公小微企業拓寬資金獲取的渠道,加速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