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0日訊 存折上的存款全沒了,工資卡裡分文不剩,丈夫癡癡傻傻地念叨著“李某不是個好東西!”。54歲的張淑琴(化名)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張淑琴向道裡警方報了案。日前,將客戶176.5萬元投資款據為己有的業務員李某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忽悠老人方法多
錢沒了,人“傻”了
去年12月14日,打理完南方生意的張淑琴回到哈市。推開家門看到患腦梗的丈夫王洪軍(化名)病情加重了,思維不清,嘴裡偶爾蹦出一句:“李某不是好東西……把我的錢都花了。”張淑琴被老伴弄糊涂了。
她翻出存折,發現二百餘萬元存款沒了,工資卡也空了。臥室和客廳的牆壁上到處都寫著同一個人的姓名和一組手機號碼。“李某是誰?老伴為啥要把他的電話寫在牆上?”
保姆告訴張淑琴,2011年初,王洪軍認識了保險公司業務員李某,他經常幫王洪軍購買理財產品。張淑琴撥通李某電話,提出約見。面對張淑琴的追問,李某稱他是王洪軍的投資顧問,指導他買理財產品目的是想要高回報。李某從兜裡掏出22萬元錢和一只金鐲子,說:“這是王洪軍前些天委托我購買的兩筆理財業務,我都退還給你!”張淑琴感覺不對,遂向道裡公安分局刑偵一大隊一中隊報了案。
業務員提走12筆理財款
警方調查弄清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原來,37歲的李某是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在某銀行大廳設立了諮詢點向儲戶推銷理財產品。李某在工作中發現,花甲之年的王洪軍經常來辦理業務,且資金數額很大,就幫他拎重物、替他填寫單據,有意巴結這位“大款”。李某告訴王洪軍,在他這裡買理財產品要比把錢存在銀行獲得更多紅利。從2011年3月開始,在李某的勸說下,王洪軍先後12次購買了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每筆投資少則七八萬,多則二十幾萬。前腳王洪軍簽訂協議將錢投了定期,後腳李某就將協議作廢退出投資,將王洪軍的錢劃進自己的賬戶。每當老人想將投資期滿的存款取出時,李某就請老吃飯,大談理財經,讓他“放長線釣大魚”。在此期間,多次腦梗發病的王洪軍記憶力逐漸下降,意識時而不清。清醒時,王洪軍為了提醒自己“記得”這筆投資,便將李某的姓名和電話反復地記在臥室和客廳的牆壁上。
花客戶百萬元置房購車
經相關部門對王洪軍的精神狀態進行鑒定,他屬於“限制行為能力者”。去年12月28日,偵查員經過布控將李某與妻子魏某抓獲。在證據面前,李某不得不交代了實情。為了方便下手,他給老人設定了理財賬戶密碼。在條款繁多的理財合同前,李某從不清楚解釋細則,讓意識本不清楚的王洪軍糊裡糊涂地簽了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簽署的是退出投資的毀約書。
近日,李某因涉嫌盜竊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李妻魏某涉嫌隱蔽犯罪所得被公安機關追究。
騙的錢咋花
還清了自己30餘萬元的房貸。
購買了一部尼桑轎車。
給媳婦家用40萬。
在老家給父母蓋了大房子並添置家具。
花9萬給姐姐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