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力帶來新生活
東北網2月1日訊 談起電力給我們農村百姓帶來的變化,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道不盡的謝意。我是10千伏電力專臺用戶,家中開有糧米加工廠,可以說農村電網改造昇級後我們農村因此而發生的變化是巨大的,下面從我的親身體會談一下電力給我們農村百姓帶來改變。
電器不再當擺設
以前村裡電線東拉一根西扯一條,樹上、屋頂上,到處都是,亂七八糟,電壓也不穩,電視忽亮忽暗,要是趕上用電高峰,這家跳閘、那家燈滅的事情經常發生。“電視買了不能看,灌溉用電經常斷……”,這是90年代我們農村用電的真實寫照。而在98年電力改造後以用近幾年的昇級後,電杆整齊筆直、高低壓電線閃閃發光、電表箱規范統一,不僅電力線路架設的美觀、用電安全了,並且現在想用什麼電器就用什麼,不用再為跳閘而擔心,現在隨便去一個普通農戶家,都可以發現的家用電器一點都不比城裡人少。
電力保障——多種途徑致富
在十幾年前,我們農村基本上還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一年到頭指望著地裡收成過日子,村裡有開個食雜店的便算是有額外收入了,而自從電力改造後,有了電力的堅強後盾,我們農民開始了多種經營,我在2002年便開辦了現在的糧米加工廠,從一開始零散的加工散戶口糧,到現在成車的大米運送出去,這都靠了安全穩定的用電保障,另外我們村的很多農戶在種地的同時還栽種黑木耳,菌類種植很嬌貴,從培育菌苗到加工,都離不了電。並且對環境的濕度要求很高,需要人工不斷灌溉、噴霧,這都得依靠電來取水,如果放在以前不能用電抽水,根本就進行不了木耳的種植。蔬菜大棚種植是賈家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全村477戶人家,有80%都搞大棚種植。
電力排灌——省錢省力
雖然現在人們致富的途徑多了,但大部分村民還是要以耕地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莊稼收成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分是否充足,以前種地基本都要靠汽油機、柴油機等設備,一是人力付出多,二是很費錢。使用柴油機抽水要有人在一旁時常看著,水乾了加水,油沒了加油,經常一晚上不能睡覺,且油價經常上漲,耕種成本一度上昇,而近幾年電力線路昇級改造,不僅僅能供給我們生活用電,還把電力線路架到了田間地頭,抽水時候一合閘,電水泵就抽上水,人就可以離開乾別的去了,估計抽水時間差不多了再回來停止就行了,非常的方便,另外國家對農耕用電電價有優惠,每度電纔四毛多錢,有人按照2011年的油價計算種地成本,使用電力抽水後,每畝地能節省費用300元錢。因為有了電,農民種地不僅輕松了,掙錢也多了。
電力服務——優質方便
還有讓我們村民感受最深的就是電力部門的服務,從前我們一個村子沒電了,要等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纔能來電,電費由電工收取,用了多少電多少錢也沒個數,根本談不上什麼服務。而現在,我們交電費都是去供電所那裡持證交費,上面使用的電字,電費清清楚,供電所的辦公環境好,人員服務態度也好,如果家裡用電有了故障,只要打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就會很快到達處理,另外像我是專臺用戶,線路和變壓器應該由我自己負責維護,而當我在用電上遇有困難時,供電所的所長都會全予人力和技術上的幫助,讓我的深表感激。我們電力用戶對供電服務是非常的滿意。
這些年我見證了農村電力的改變,農村電網的昇級改造和服務的進一步規范,可以說電力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村民不僅用上了放心電,也為脫貧致富插上了翅膀,忠心的感謝國家電網。(哈爾濱老街基鄉:劉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