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日訊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工作班組。看到他們工作會讓你聯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鐵道游擊隊》。他們常年扒乘在日夜穿行的列車上,上下火車動作靈敏矯健。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風雨雷電,他們都要穿行在牡丹江68條企業專運線上,確保一列列裝滿煤炭、油品等貨物的車輛在他們的精心護送下,安全運行。這就是牡丹江車站運轉車間一班七調班組。

嚴格按照標准開展作業,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每次車輛到達前,調車區長都要向調車長李寶珠傳達詳細的作業計劃。

為了確保作業過程准確無誤,調車長李寶珠接到作業計劃後,要將工作任務分解,並向連結員、制動員傳達。每次安全作業都會被格外強調。
鉤鉤輛輛無違章,分分秒秒無違紀,這是一班七調多年來的雷打不動的鐵律。七調班組共有4個人,1個調車長、1個連結員、2個制動員。平均每天他們要在鐵路專運線上取送200多輛車,高峰時能達到400多輛。有貨物要運走時,他們要把車廂按照到站順序一節節連接好,編成一列車,然後再拉走;對於運送貨物到牡丹江的車輛,他們也要把到站的車皮一節一節的分解,送到貨物站臺,供貨主卸車,每個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
在車輛運行時,連結員安清勇要站在車廂外面,保持這樣的姿勢。他的大拇指要放在對講機上的通話位置,食指或中指要放在緊急停車的按扭上。一旦發現有緊急情況,通過按下按扭就可以讓車輛制動停車。
這項工作不但要求精准,而且作業條件特別艱苦、危險。冬日裡,即使穿上一斤多棉花做成的棉褲,外面再套上皮褲,在戶外工作十多個小時,也會被凍的瑟瑟發抖;夏日裡,在太陽的炙烤下,鋼軌溫度能達到50度,在外面多待一會就會汗流浹背。他們與各種車輛的接觸也都是零距離的,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傷害。可這些30多歲的年輕人卻乾得有聲有色。盡管七調班組的成員換了好幾批,但“無一件‘兩違’信息”的安全業績,卻連續被他們保持了9年,一班七調班組還連續7年被評為路局優秀自控型標兵班組,車站安全生產標杆班組,還多次獲得鐵道部先進調、全國工會工人先鋒號等諸多榮譽。

車輛在專運線推進運行時,車頭在後面,由於司機觀察不到前方情況,連結員安清勇就必須集中注意力觀察前方,遇有緊急情況就要拉動簡易緊急制動閥鳴笛示警,並使車輛緊急停車。

單個車輛停留時,制動員周宇還要利用手制動機制動。這可是個力氣活。

車輛馬上要啟動了,制動員張衛勇將兩根風管連接在一起,使車輛和機車空氣壓縮機產生的空氣連接,這樣機車操控室纔能啟動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