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的交通戰線上,有一只默默無聞的隊伍,他們沒有節假日,只有24小時待命;沒有溫暖舒適的工作環境,只有早出晚歸的工作時間,他們就是哈爾濱市公共汽車總公司保修公司的搶修小分隊。
“一個電話”隨時出發
每天早晨8點,新的一班工人交班上崗,開始一天的工作。從8點到21點,是公交車正常營運的時間,這期間每當有公交車發生故障,只要外勤報修電話一響,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保修公司的工人們都要立刻拿起工具趕赴現場。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這些對於維修工人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為了不影響車輛白天正常營運,汽車總公司的故障維修時間一般選擇在夜裡公交車全部收車回庫後。22點,當大多數市民已經開始休息的時候,維修工人的深夜維修工作纔剛剛開始——為了保證第二天的正常運營,他們經常一乾就是一宿。
堅守寒冬的默默奉獻
相比夏天的酷熱,維修工人更“打怵”冬季的嚴寒。由於氣候原因,早出車時經常遇到發動機啟動困難等問題,為了在出車前解決故障,維修工人每天凌晨4點就要出發巡查。
北方的凌晨4點,還是漆黑一片,由於公交車底盤較低,車底空間十分狹小,維修工人只能穿薄棉衣工作,戴著厚手套無法靈活操作,工人索性就將手套脫掉。穿著薄棉衣光著手,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一乾就是一個多小時,稍有不留神,車上的積雪還會掉到身上甚至灌進脖子裡,等車修好了,工人們的手已經凍僵了,就連司機遞過來的熱水都接不住。
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
為了對營運車輛突發的臨時故障能夠得到及時搶修,保修公司專門成立了一支由共產黨員組成的“共產黨員先鋒崗”搶修小分隊。這支隊伍中的成員全部是生產一線的技術骨乾、高級技師,他們中的很多人,本可以憑著自己的技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但他們卻選擇留下,選擇為公交事業出一份力。
采訪當天的車間值班主任是唐濱利,從事公交工作13年的他,已經有8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春節。由於工作性質特殊,維修公司的工人們沒有正常的節假日,只有甲班、乙班的輪休。8個春節,唐濱利都是和工友們一起在車間度過的。盡管家人頗有怨言,但唐濱利告訴記者,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堅守到底。
維修工人們曾戲言說自己的工作是“太陽引著我們走,月亮照著我們歸”,他們的工作也正是這樣的寫照。近兩年來,保修公司的工人們先後查出車輛大小隱患數百起,減少經濟損失近百萬元,解決疑難技術問題數百個,17項合理化建議被采納應用,節約資金20餘萬元。
如今,這個平凡的集體依然保持著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公交人的新篇章。
在哈爾濱的交通戰線上,有一只默默無聞的隊伍,他們沒有節假日,只有24小時待命;沒有溫暖舒適的工作環境,只有早出晚歸的工作時間,他們就是哈爾濱市公共汽車總公司保修公司的搶修小分隊。
“一個電話”隨時出發
每天早晨8點,新的一班工人交班上崗,開始一天的工作。從8點到21點,是公交車正常營運的時間,這期間每當有公交車發生故障,只要外勤報修電話一響,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保修公司的工人們都要立刻拿起工具趕赴現場。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這些對於維修工人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為了不影響車輛白天正常營運,汽車總公司的故障維修時間一般選擇在夜裡公交車全部收車回庫後。22點,當大多數市民已經開始休息的時候,維修工人的深夜維修工作纔剛剛開始——為了保證第二天的正常運營,他們經常一乾就是一宿。
堅守寒冬的默默奉獻
相比夏天的酷熱,維修工人更“打怵”冬季的嚴寒。由於氣候原因,早出車時經常遇到發動機啟動困難等問題,為了在出車前解決故障,維修工人每天凌晨4點就要出發巡查。
北方的凌晨4點,還是漆黑一片,由於公交車底盤較低,車底空間十分狹小,維修工人只能穿薄棉衣工作,戴著厚手套無法靈活操作,工人索性就將手套脫掉。穿著薄棉衣光著手,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一乾就是一個多小時,稍有不留神,車上的積雪還會掉到身上甚至灌進脖子裡,等車修好了,工人們的手已經凍僵了,就連司機遞過來的熱水都接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