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內蒙古煤為何讓冰城『蒙塵』
2013-02-03 06:47:4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暢言 丁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冰城污染源之蒙煤現狀調查

  -市民親歷

  黑色長毛灰 冰城四處飄

  生活報2月3日訊 “天天一上公路大橋,從江北看不清江南,出去待一會兒,嗓子就乾得不行,大氣兒都不敢喘。”家住在江北的市民高文慧說起冰城連日來的煙霾天非常無奈,“現在天天上網看空氣質量指數,前兩天PM2.5一度飆到500,恨不得戴三層口罩。”

  道裡區環衛工范義說:“這兩天暖和了一點兒,雪落在地上都變成黑泥水,有市民說是撒融雪劑了,其實根本沒有。我們戴的口罩一天要換好幾個,嘴和鼻子全是灰,就是灰大的事兒。”

  哈市出租車師傅李衛東說:“你看街頭的冰燈,黑天點亮燈五顏六色挺好看的,白天一瞅上面一層黑煤灰。”看得到的、看不到的飄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到底從何而來?李衛東說:“灰當然是從煙囪裡來的!我們天天在街上跑,差不多每個區都有不少冒黑煙的煙囪,比如一曼街、南通大街、文政街、聯草街、霽虹街、鐵路街等等,都能看見。這些煙囪有的是浴池,有的是單位,飄出來的煙都是‘長毛灰’,尤其是下午2點到4點的時候特別明顯。”

  冰城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供暖企業的污染排放。哈市環保局副局長張欲非表示,2012年入冬以來,哈市氣溫屢創新低,供暖燃煤量超出往年的20%。大量的蒙煤湧入冰城,但是爐和煤不匹配,燃燒效率低,除塵效率達不到要求。而這些內蒙古煤燃燒產生的黑煙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他揮發性有機物,經過一次或者二次的轉化,變成讓人們不敢“深呼吸”的罪魁禍首PM2.5。

  -專家分析

  蒙煤本身沒毛病

  但與冰城鍋爐不匹配

  到底什麼是蒙煤呢?蒙煤為何是造成PM2.5的罪魁禍首呢?

  哈市環保局潔淨煤技術管理辦公室主任姜松歧:內蒙古煤其實就是褐煤,多產自內蒙古,所以在行業裡稱為蒙煤。褐煤也是原煤的一種。原煤是指從地上或地下采掘出來的,未經篩選加工去掉各類雜質的煤,按照炭化程度可劃分為泥煤、褐煤、煙煤、無煙煤。褐煤可以說是“最年輕”的煤,形成年份也就一二百萬年,如果燃燒不徹底,將有10%左右揮發物在空氣中形成直徑0.05到1.0微米的顆粒,這些顆粒比PM2.5還要微小,是空氣中PM2.5的組成部分之一。

  其實,蒙煤本身沒有任何毛病,只是和哈市現有的燃煤鍋爐不配套。哈市多數的層燃鍋爐是按二類煙煤設計的,只能燃燒揮發物含量在32%以下的燃煤。而蒙煤中的揮發物高達40%以上,如果直接燃用蒙煤,有10%左右的揮發物沒有辦法燃燒,只能直接轉化成PM2.5,以黑煙的形式排放到冰城的空氣中。

  價格優勢讓蒙煤佔領冰城市場

  為啥冰城的鍋爐不燒本地的龍煤,反而要捨近求遠地燒蒙煤呢?說來還是“差錢”。

  在鶴崗從事多年煤炭行業的陳先生:蒙煤運到哈爾濱纔賣300多元一噸,我省的煤出場價就500多元一噸,還沒算運費呢。到了哈爾濱得700元一噸。

  姜松歧:如今的龍煤金貴了,和蒙煤價錢差了有一半,甚至更多,價格低廉是內蒙古煤的優勢,也是哈爾濱的供暖企業紛紛選擇蒙煤的主要原因。

  在2008年之前,龍煤和內蒙古煤的價格相差無幾,每噸都在300多塊錢,但本地煤的質量好,發熱量能達到4800到5000大卡/千克,內蒙古煤的發熱量纔3700大卡/千克,兩相比較,本地煤的優勢明顯,所以蒙煤在哈爾濱一直都沒市場。

  不過,從2008年開始,煤炭每年每噸都有60元左右的漲幅,運費也在煤價的比例中逐年下降。原本受運費成本制約的內蒙古褐煤,在冰城逐漸有了價格優勢。除此之外,哈市傳統的煤原產地,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礦區因為煤炭深加工能力增強,生產的低硫精煤發熱量能達到18000大卡/千克,多運往南方進行化工原料和鋼鐵等行業使用,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況,使得價格低廉的內蒙古褐煤大量湧入冰城燃料市場。

  記者了解到,2010年黑龍江外購蒙煤量是1000多萬噸,2011年達到3000萬噸,而2012年冬天,也就是這個供熱季,采購蒙煤量就達到了4000萬噸。

  -現場調查

  熱電企業為降成本打起“擦邊球”

  蒙煤的排放量這麼大,那達標排放能合格嗎?據了解,我國對於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包括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都做出了具體的量化規定。2003年,國家環保部出臺了“國標2003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2011年又對這個標准進行了修訂,新國標對排放量提出了主要污染物8%到10%的減排要求,對於新建熱電企業要從2012年1月開始執行,而老舊企業可以推後到2014年7月。

  哈市一家熱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排放量大,因為是老企業,排放標准的要求不同,按照現行的標准他們是不超標的。

  他同時說:“企業一邊要盡量降低成本,一邊又要讓自己免於處罰,所以排放量都保持在環保指標的上限臨界值裡。”

  2012年4月份,哈爾濱環保局曾針對使用蒙煤而導致排放超標的新陽物業開出了罰單。但是哈市環保部門對空氣質量的管控是末梢管理,只要企業不超標,環保部門也就不能對其進行處罰。

  -措施辦法

  設立原煤禁銷區向蒙煤亮劍

  據了解,對於燒煤造成的污染問題,環保部門將協同其他有關部門從蒙煤的源頭抓起。

  哈市環保局已經於去年10月提交了《哈爾濱市原煤散燒污染防治辦法》的第二次修訂辦法,其中第12條規定:“煤炭經銷企業應當經銷潔淨煤技術產品,在限定的區域內不得經銷原煤。限定區域由市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環保部門內業人士認為,劃定原煤禁銷區是全面實施《哈爾濱市原煤散燒污染防治辦法》的前提,原煤禁銷區不劃定,從煤入手控制燃煤污染的有關監管條款無法實施,蒙煤燃用更無法控制。潔淨煤辦從監管角度出發的意見是將四環路以內區域及松北區、呼蘭利民開發區和平房區轄區內的各工業園區劃定為原煤禁銷區。該辦法施行後,意味著,第一步在四環內的城區,不允許買賣內蒙古煤等原煤。第二步,在原煤禁銷區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向哈市所轄全部城區擴大。除此之外,環保部門還將加大對新修訂的《哈爾濱市原煤散燒污染防治辦法》執法力度,對潔淨煤技術產品生產企業實行事後監督的權力,從源頭監管蒙煤的潔淨配煤生產,控制燃煤大氣污染物的產生。

  清潔能源綠色采暖將成新趨勢

  省人大代表尹會淶:煙霾天是一個警告,提醒我們在關注暖屋子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因采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目前,哈市的供暖方式主要由熱電聯產、區域鍋爐房、分散小型鍋爐組成。每年一到供暖期,環保部門監測到典型特征的煤煙型污染尤其嚴重,煤煙污染佔80%以上。若想針對這些燃燒效率及污染物排放均不能達標的分散性鍋爐進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那麼是不是可以轉變一下原有的思路,用清潔的綠色能源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采用電熱膜采暖可以在節能減排上做出貢獻,也能替代傳統的供暖方式。

  哈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處長王學鳳:我省一直是積極倡導並建議更多的企業和開發商選擇並推廣使用以電、氣、太陽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哈市的PM2.5來源復雜、成因多種,主要污染源是燃煤鍋爐的排放物。近些年來,哈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都未得到明顯改善,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這座城市采取了電等清潔能源進行冬季采暖,空氣質量的改善將立竿見影。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