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年貨也要『有機』 綠色有機食品成哈爾濱市民首選
2013-02-04 09:32:5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劉首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4日訊昨天是小年,今年年貨市場上,只要和“綠色”、“有機”沾邊的食品都備受哈爾濱市民青睞。傳統年貨如乾果、炒貨、水產品等仍很強勢,但已非市民首選。

  由於綠色、有機食品品牌和品種的增加,這些“健康”食品的價格也下降二到三成。

  南極國際食品交易中心昨日客流量較平時增加六成左右。“年前,有認證的綠色食品銷量增加六成多,而往年這些食品只有少數人買。”交易中心負責人說,由於綠色、有機食品品牌和品種的增加,這些“健康”食品的價格也下降二到三成。加之綠色食品吃著安全放心,無論自用送禮都更注重健康,比起煙酒等商品,綠色食品今年更受寵。


 

  什麼是綠色有機食品?

  定義

  有機食品是根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准或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而生產、加工,並經有機食品認證組織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是指在生產加工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和添加劑,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因此它是真正的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安全環保生態食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到2006年底,中綠華夏認證的有機食品企業數已達到601家(含轉換期),產品數2647個,認證的面積共計264萬公頃,產品實物總量211萬噸,產品銷售額61.7億元,出口額1.6億美元。認證企業數、認證面積、產品總量分別佔全國的26%、50%、56%,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於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本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中綠華夏認證機構、國內外上百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對有機食品等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首先介紹了有機食品的定義、分類和應具備的條件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行業的發展概況,並對有機食品市場做了區域發展的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有機蔬菜、有機茶、有機水果、有機大米、有機奶制品、有機水產品的發展。隨後分析了該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的主要經濟與經營指標,和未來前景趨勢的分析。是有機食品工業生產企業、相關企業等單位,准確了解目前中國有機食品市場發展動態,把握有機食品行業發展方向、制定市場策略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決策參考價值。


 

  前景  

   作為農產品質量的提昇點,我國綠色食品的發展已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今年初,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健在深圳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中國加入WTO在即,屆時將對我國傳統農業的生產和經營造成極大衝擊,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整體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其中就是必須建立國家綠色食品質量檢測體系。就此提出的具體措施是:

  國家適當地投入一些基金,通過建立“綠色基金”、“綠色銀行”扶持生產、經營組織進行綠色食品開發。在資金投入上,重點抓好幾個龍頭企業,以資金幫助龍頭企業走先開發綠色食品,然後靠綠色食品品牌效應發展壯大的路子,不搞“小而全”,要搞“大而精”,真正把有經濟實力的大中型企業扶持起來。

  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由批發市場向上游生產、下游加工推動“綠色”,實現綠色產品產業化經營。國家也可以采取向批發市場配送,綠色包裝物、質量檢測儀等實物補貼的方式,或者對已經這樣做了的中介組織所支出費用,實行實報實銷,引導市場積極向“綠色”標准靠攏。

  加大培育農產品綠色基地。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是我國出口優勢產品,可在沿海投資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精細蔬菜、速凍菜出口等。

  要加大輿論宣傳,擴大綠色品牌知名度,定期舉辦行業評比活動,對達標的綠色產品、綠色品牌免費宣傳。

  投資建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方試點。建立“深圳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基地,做法是由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委托,由深圳自己組織制定地方綠色食品標准,組織和指導地方綠色食品開發和管理工作;協調地方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和環境及產品質量監測工作;組織開展綠色食品科研、技術推廣、培訓、宣傳、信息服務、示范基地建設,以及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