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崗道班養路工正在清理冰湖。
【編者語】很多人對“養路工”這個職業很陌生,對他們從事的工作環境也不了解。大街小巷我們可以隨處看見辛苦的環衛工人,但在行駛的公路上我們往往會忽視同樣戰斗在第一線的養路工人們。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會守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他們仍在各公路段上守護,他們一直在為來往車輛保駕護航。
整潔安全的201國道寧杏段公路是去往國家5A級旅游景區鏡泊湖的必經之路。今年是百年不遇的寒冬,但寧安市公路養路段的養路工人們卻毫無怨言的在嚴冬中堅守,及時清雪、清冰湖,為人們出行保駕護航。
寧安市公路養路段蘭崗道班擔負著寧杏段35.5公裡道路的管養任務,在保證路面整潔安全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富有創新和成效的特色之路。公路養護1997年至2011年連續15年保持全省公路行業排頭,段總支獲牡市先進黨總支標兵稱號,2011年被交通部授予“全國模范道班”榮譽稱號。
清一片冰湖保一方平安
(“冰湖”指的是公路附近泉眼流出的水在低溫下結冰,因水量比較大形成湖狀冰面,因此被稱為冰湖。冰湖位置一般都在公路附近,水面抬高後悔蔓延到公路上,一旦蔓延到公路上,就會將路面凍住,在路面形成大面積的冰湖,這將會對來往車輛安全造成很大威脅。因為泉水只能疏導不能堵塞,所以,在嚴寒天氣下,冰湖清除後很快就會再次形成。養路工人只能時刻關注冰湖面積,及時清理。)

蘭崗道班養路工正在往路面上撒爐灰。
1月30日,記者來到寧安市蘭崗道班的執勤地點進行采訪,從寧安市到蘭崗道班執勤點駕車近45分鍾。開車行進的路途中,記者發現這條道路非常乾淨,完全不見積雪和溜冰的現象。寧安市公路養路段楊書記告訴記者,這些養路工一直都是“以雪為令”,隨下隨清,一直守候在公路段的第一線。
下午14時,記者來到采訪現場,一下車就看到蘭崗道班的7名隊員正在用鎬清理冰湖,其中還包括一名年僅37歲的女隊員。當天清理冰湖的位置很低窪,離公路不到一米遠,旁邊的積雪大概有15cm左右,清理現場的道路非常崎嶇難走,記者下去後需要靠人拽著纔能上來,但這樣的工作環境對這些養路工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天氣越惡劣,他們承擔的使命就越重。
采訪中,蘭崗道班的姜班長說他們負責的養護路段有三個冰湖。大型的冰湖可以用機器清理,但要時刻關注冰湖情況。而那些小型的冰湖大型機器根本派不上用場,只能人工清除,一個大概三平米左右的小型冰湖就需要養路工人們用鐵鎬刨近三個小時纔能結束。刨完冰以後,還要時刻關注冰湖情況。
今年是幾十年不遇的寒冬,加之降雪次數和降雪量都大大增加,一月份蘭崗道班曾連續工作十六天,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來清理冰湖。冰湖清理乾淨了,工人們也累倒了,很多人回到家就開始發燒感冒,但就是這樣的條件,他們從沒有一個人請過假,沒有一個人提出要求。在寒冬中,他們用責任感為過路行人保駕護航。
夏天工人們給自己栽種的花景噴藥
多纔多藝養路工 打造美麗國道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養路工人不但負責道路整潔和安全的維護,還要承擔起維修因水毀造成的道路和橋梁塌陷的職責。此外,修剪道路兩旁的樹木,不讓樹木的枝葉遮擋視線和剮蹭來往的車輛也是他們主要工作之一。
早在1999年,蘭崗道班就開始為公路美化做努力。做好道路清潔工作後,道班工人們就開始想把這裡的公路“打扮打扮”。開始的時候,工人們自己培育花苗,但由於對花期和花的習性不了解導致很多花沒等開放就已凋謝。後來,工人們沒事兒就去找附近的菜農、花農請教,跟他們學習花卉知識,沒多久,養路工人們都成為了養花高手,花兒在他們手上也開的爭奇斗艷。為保證花苗成活率,春季栽花時,員工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用自家的三輪車和手推車上路為花苗澆水。為避免牲畜踐踏和蟲害的侵蝕,員工們自己花錢買來防護材料和防蟲藥品,並連續半個多月堅持在路上巡查到深夜。員工們還自發地用手推車撿石塊、拉磚頭,在路邊拼擺文明用語。學會培養花苗後,大家又開始琢磨花的擺設和搭配,根據灌木的長勢特點將其修整為規范的球形、傘形和方形。現在,他們自己又開始自己扣大棚養花苗,這裡的花苗不但能給美化道路而且已經開始創造經濟效益。
蘭崗道班的工人們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創新,他們負責的養路段一直成為黑龍江省公路養護的典范,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打造了“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完美境界。
養路工,一群一直戰斗在第一線工作崗位的工人們,他們的生活有時很枯燥,因為他們要在守護的空曠的公路上一個人來回巡視。午飯只能隨時帶在身上,路上連個熱飯和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冬天,他們只能冷著吃午飯。采訪過程中,記者既對他們從事工作環境的惡劣而慨嘆,同時也對他們在這樣的條件下一直無悔的堅持而感動。寧安市公路養路段一直秉承著認真、積極的態度去工作,養路工人們一直以滿腔熱忱來灌溉自己工作的地方,酷暑嚴寒他們一直在堅守,我們應向戰斗在第一線的養路工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