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8日訊 今年牛肉成了名符其實的餐桌“貴賓”,百姓花銷多了,那麼養殖戶、銷售商是不是樂了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調查顯示,受多種因素影響,從2012年4月份開始,牛肉價格開始了新一波持續走高過程,全年牛肉價格同比上漲33.3%,拉動CPI上昇0.27個百分點。銷售業戶大多覺得鮮牛肉批發價格上漲大約3成左右;凍牛肉出廠價格也由2012年1月份每公斤42元,上漲至12月份的50元。然而與“牛氣衝天”的牛肉價格不同,牛肉產業鏈銷售鏈並不景氣,而且大都利益受損。
供需不平衡
比價效應作怪
近年來,牛肉需求不斷增大。但養牛戶認為,2010年前養牛不賺錢,風險高,大批牛犢、母牛被宰殺,肉牛存欄量減少是牛肉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總體看來貨源短缺,供應量不足導致牛肉價格自然走高。
牛羊肉“比價效應”也是牛肉價格上漲的原因。2012年我市的羊肉價格從44元/公斤漲至60元/公斤,上漲36.3%,而牛肉價格漲幅33.3%,低於羊肉,這使得一部分偏愛羊肉的居民轉而消費價格相對便宜的牛肉,從而增加了牛肉需求,帶動價格上漲。
牛肉漲價使人均
支出增加18元
從總體價格走勢看,牛肉價格自2009年以來就一直在不斷上漲,只是中間有小幅波動和調整。養殖戶、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無疑都是價格波動中的受害者。調查顯示牛肉漲價對2012年CPI上漲影響度超過10%,達到11.3%;牛肉價漲使城市居民人均消費牛肉支出增多,據對105戶城市居民調查顯示,2012年人均消費牛肉支出為227.97元,較2011年多支出18.03元;而消費量較2011年減少1.1公斤。
產業鏈銷售鏈
並不景氣
跟“牛氣衝天”的牛肉價格不同,牛肉產業鏈銷售鏈並不景氣。一是不少餐館提高了牛肉菜品價格。牛肉價格上漲的影響已傳導至整個餐飲行業,其中對燒烤店的影響最大。據對部分燒烤業主調查,牛肉漲價,雖然店面人氣沒變化,但利潤卻明顯下降。二是牛肉價格波動使養殖動力受到抑制。一方面飼料成本上昇,人工、運輸等費用不斷上漲,多種價格疊加導致養殖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當前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只願意進入中游的育肥和下游的肉加工,上游的繁殖只能依靠農戶和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受到低利潤的影響,養殖動力受到很大抑制。三是肉牛加工企業經營壓力加大。零售價格上漲,也相應帶動了肉牛收購價格上漲。據對某牛肉加工企業調查,2012年肉牛收購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如2012年9月份肉牛收購價格為20元/公斤,到目前已漲到23元/公斤,導致企業成本不斷增加。四是“牛氣衝天”的牛肉價格令銷量受限,部分銷售商表示,2012年10月份過後,牛肉銷量大約縮減了30%。
規模化養殖
或可有效解壓
春節,牛肉需求量衝高,市民建議要嚴把市場牛肉質量關,避免未經檢疫的走私牛肉與低價注水牛肉流入市場。同時要強化監管,對哄抬價格,囤積屠宰,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從長遠看,齊調查隊建議,要想使牛肉價格正常化,除加強市場監管外,我市還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適宜發展肉牛產業的地區增加資金投入,發展規模養殖。如對繁殖母牛進行補貼,對建設標准化肉牛養殖場進行獎勵等,以提昇養殖戶積極性和養殖熱情。如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扶持有實力的企業開展母牛的集中養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