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飯店張貼反浪費宣傳語標語 督促市民節儉記心中
2013-02-08 08:33:18 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梁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訊  近日,記者從哈市開發區嵩山路多家飯店了解到,大部分飯店負責人准備張貼“適量點餐”、“小份菜碟”和分餐制等相關宣傳語,還有小部分飯店已經將宣傳語貼出。

“適量點餐” “小份菜碟” 

  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省飯店協會和省旅游協會聯合向全省餐飲企業和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實行“適量點餐”、“小份菜碟”和分餐制後,哈市飯店陸續加入其中,部分飯店已貼出反浪費宣傳語。7日11時,記者在嵩山路99-1號鑫采軒飯店看見,幾名服務員正在手寫反浪費標語,店內酒櫃上已經貼上寫有“拒絕浪費,小菜一碟”的宣傳語。飯店經理劉小溪介紹,為了響應反浪費的倡議,他們打算制作宣傳語貼在店內,但快過年了很多制作宣傳標牌的店鋪都已經放假,所以他們就先手寫幾張貼在酒櫃、吧臺等明顯的地方提示顧客。他們還打算春節後在酒水牌上印上標語,放在每張餐桌上,讓每桌顧客都能看見。因為現在飯店的菜碼不是大碼菜,所以在設置小盤菜這方面還在商討中,會根據顧客的反饋意見再決定。

  嵩山路99-9號速喜精致料理的谷經理也表示,會在店內張貼反浪費的標語。他支持反浪費這個倡議,“勤儉節約是大家應該堅守的美德,同時也需要飯店和顧客一起努力把反浪費這個倡議做好,一直堅持下去。”

  嵩山路99-15號九轉小磨飯店謝經理表示,飯店積極響應推出小盤菜,並反對浪費,目前公司正在商討推出小盤菜以及張貼標語等一系列反浪費的事情。

  嵩山路副99號東東包經理王小剛表示,該店目前已推出約30道小盤菜,來吃飯的大部分顧客在介紹下都會點小盤菜。因為該店以包子為主,有很多顧客會選擇點大份的包子,吃不完就帶走,剩菜情況在該店比較少,他們現在也正准備制作反浪費標語,讓來吃飯的顧客都能看到並加入其中。

  記者走訪嵩山路近10家飯店,大部分飯店負責人表示會張貼反浪費宣傳語,還有部分飯店正准備推出小盤菜。

  飯店內張貼的手寫標語

  遺失了的舌尖文化

  節慶、餐桌、浪費,是每到節日媒體報道的關鍵詞,近些天,餐桌浪費的現象更成為報道的重點,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飲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這樣的傳統文化如今卻變了味,甚至逐漸消失。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對“禮”的遵循,不僅表現在與國君和大夫見面時的言談舉止和儀式上,更表現在飲食方面,《論語》的《鄉黨》一篇便記錄著孔子每頓飯前都會祭祀,感謝發明谷物,種植糧食的人。孔子還明確主張飲食有度,葷素搭配合理。儒家這種注重節儉、感恩的飲食觀,對歷代統治者影響很大。

  康熙皇帝玄燁就強調過反對隨意攝取,主張合理飲食。節飲食,慎飲食,擇飲食,這是他獨到的飲食觀。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於要適可而止,“所好之物,不可多食”。由此可見,傳統的中國文化一直延續著勤儉節約的優秀道德品質,而如今,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僅大學生們每年就倒掉了可養活大約1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這些觸目驚心的龐大數據背後,是怎樣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其實,舌尖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刻在我們骨子裡,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文化,對飲食禮儀的重視恰是對舌尖文化精髓的重視,關注節儉也是關注傳統文化,所以,舌尖文化是在勤儉節約的基礎上纔能更好地延續傳承。如今我們視酒桌為重要的交往途徑,一味的宴請,一味的擴大排場,鋪張浪費,往往反其道,得不償失。我想,倒不如優雅而不俗套,自然而不雕琢,簡簡單單,表達心意即可。

  成由節儉敗由奢。在傳統文化缺失的年代,我們需要保留“舌尖文化”,不是看重奢華的排場和形式,更不需要過度的鋪張和浪費,而是將文化融入到自身之中,傳達禮儀之美,盡心的禮儀纔是最好的禮儀。

責任編輯:李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