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訊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近日有不少市民開始整理春節期間的消費“賬單”。記者采訪發現,我市動輒上萬的春節花銷主要集中在紅包、禮品和交通費等方面。
辦年貨春節消費動輒上萬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我市,春節期間花銷多在數千元,花銷超過萬元的也不在少數。有市民感嘆說:“在超市裡沒見買啥東西,1000元就花出去了,過年7天假,5000多塊錢就花沒了。”
市民朱女士也表示,年前去商場給家人買禮物花了一筆錢,買過年期間的食物、飲料,又給雙方父母紅包,給孩子壓歲錢。“年前准備的15000元錢就剩不到一千了,錢太不經花了。”朱女士說。
不少市民表示,春節變成了“春劫”。
年存3萬過個春節變身“年光族”
隨著春節花銷越來越大,“幾乎勾銷了一年的存款”,因此,很多80後變成了“年光族”。
82年出生的張駿是大慶人,現在在沈陽一家裝飾公司工作,月薪3500元,每月除去花銷能攢下1500元左右,年底加上年終獎手裡能有3萬元左右,但在今年春節,他卻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年光族”。
“3萬元一個春節就所剩無幾,我都不敢回家了!”他給記者曬了一下他的春節賬單:往返車票400元,過節孝敬雙方父母每家5000元,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每家3000元,過年給親戚家的小孩兒壓歲錢共3000元,給父母和親戚帶禮物5000元,回來和同學、朋友聚會花銷2000元,還有一些零星花銷,算下來3萬元已所剩無幾。
鮑先生在大慶工作,而父母卻遠在浙江金華。今年春節,他帶著新婚妻子一起回老家過年,光往返交通費就花了近萬元。再加上給父母帶的東西和紅包,一個春節花掉了他3個多月的工資。
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花銷最大
中年人春節期間消費普遍較高,不僅要負責年貨采購的支出,還要給父母紅包,給孩子壓歲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年家庭春節期間的支出普遍在萬元以上。
市民王先生在我市某事業單位工作,年收入8萬元。他說:“每年的紅包支出都佔春節消費的大半!”
王先生告訴記者:“年前給雙方父母每家5000元過節費,除夕當天又給每家包了2000元的大紅包。父母都是農民,沒有什麼收入,我的條件還行,多付出是應該的。”
王先生表示,不斷上漲的壓歲錢讓他有點兒吃不消。他和愛人雙方親戚家小孩子都挺多,“去年給小孩子的壓歲錢是每人200元,今年看大家都漲到了500元,我們也只好跟著漲了。兩家一共8個孩子,光壓歲錢就是4000元。”王先生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