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1日訊 『五險一金、每月五六千元的工資,還提供食宿……』能夠在這種大型國有企業工作也許是許多求職者的夢想。但是哈市的康珊珊卻放棄了北京的優厚待遇,選擇了回家就業。在20日哈爾濱中高級人纔市場招聘會上,記者注意到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家鄉人選擇放棄高薪工作在家門口求職。與優厚的薪資待遇相比,對家庭的責任和個人的長遠發展更是這類求職者所注重的。
不要在外月薪5000 回家守著父母2000元也乾
家住哈市的康珊珊今年24歲,2011年7月畢業於山東交通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畢業前夕就與國內一家知名汽車制造企業簽約,到該企業北京分廠當了一名設計員。企業提供的待遇非常好:交納五險一金、提供食宿、每月工資5000元以上,該有的福利都有。『但北京生活成本高,而且想拿到戶口很難,不是長遠之計。』
去年11月份,父親病重,康珊珊再三衡量選擇辭職回到父母身邊。『哈市的工資水平無法跟北京比,但生活成本降低了,還能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所以工資低點我可以接受。只要有能力,工資不會一直這麼低。』康珊珊說,年前一家汽車4S店有意錄用她,工資不到2000元,交納五險。康珊珊還沒答應,想觀望些時間沒有更好的就接受。
不要在外大型國企 回家去中小企業更有發展
2011年7月小張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學院機電專業,畢業後在內蒙古一家大型國有冶金企業擔任工程技術人員,每月工資4000多元,交納五險一金,但是小張還是考慮回到哈市找工作,一是想離父母近一些,方便照顧,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單位自己的提昇空間不大。『我現在的單位是國有大型企業,每年招聘的人纔比比皆是,有碩士、博士,我本科學歷顯得有些低,所以只能從事一些基本的技術工作。』小張說。
小張指著某企業的招聘崗位說:『這個工程師崗位比較適合我,它需要2年工作經驗,我基本上符合,而且專業也相對對口。』小張表示,在中小企業就職的好處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競爭力會小很多,自己職業進程也會加快。
業內分析:
哈市中高級人纔市場經理趙樹智表示,此次招聘會上『回巢』求職者佔總求職人數的近三成,在外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回巢』現象2010年就已出現,每年人數都在上昇,今年佔到近三成,已是相當大的比例。原因主要有,照顧年齡不斷增長的父母;許多畢業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大城市生活成本偏高不穩定;在外積累了一定經驗,回家鄉可以找到更寬闊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