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哈市市區內殯葬場所年內搬遷 東華苑西華苑遷至東風鎮
2013-02-22 09:00:04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2日訊 近幾年,隨著哈爾濱城市的發展,原來處於城郊的哈平路殯儀館等市區內殯葬場所已逐步融入中心城區,禮炮爆竹、冥幣紙灰等環境問題長期困擾著附近居民。在去年和今年的哈市“兩會”上,十餘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聯名提出搬遷市區內殯葬場所的提案和建議。對此,春節後哈市召開的首個工作會議上傳出了好消息,哈平路殯儀館、東華苑、西華苑年內啟動搬遷,哈平路殯儀館遷至天河園,東、西華苑搬遷東風鎮。同時,哈市松北區殯儀站和平房區殯儀站將進行擴建,以方便群眾。

資料圖

  城市擴容殯儀館“鬧”市區

  “征儀路這一帶環境不錯,交通情況也一年比一年好,美中不足就是距離殯儀館太近了,買房前沒覺得有太大影響,搬進來以後纔發現影響太大了:我們早晨經常被哭聲吵醒,在家坐著,冷不防就傳來一陣禮炮或是爆竹聲,打開窗戶全是燒冥幣的紙灰……這樣的日子要過多久啊?”家住征儀路花園的李坤一談起周邊的殯儀館就一肚子苦水。

  “每次出門幾乎都能遇上靈車,這裡的居民娶親嫁女,經常與靈車相遇,雖然所謂的不吉利只是迷信說法,但是心裡還是不舒服。這都可以忍受,最難忍受的就是每年的清明節和中元節,整個哈平路和征儀路都堵在了一起,經常堵車長達幾個小時……”家住科研路的居民李偉說。

  據了解,哈平路殯儀館建於1964年,佔地3.8萬平方米。建設之初,周圍都是空地,沒有居民。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哈爾濱城市的骨架逐漸拉伸,附近的征儀路花園、大眾新城、健康家園、學府綠景苑、遠大都市綠洲、風車小鎮、森林人家、翠海花園、樂強小區、三合園小區等項目相繼建成,形成一個容納2萬多戶約9萬居民的大型居住區。哈平路殯儀館年火化量在1萬具左右,屍體火化後產生的煙塵和氣味非常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附近居民強烈要求盡早搬遷哈平路殯儀館和西華苑。

  代表委員殯儀館遷址勢在必行

  對於西華苑、東華苑和哈平路殯儀館的搬遷呼聲,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也多次提交過相關建議與提案,認為搬遷勢在必行。

  哈市人大代表張宇暉表示,西華苑位於科研街22號,集遺體接送、冷藏、整容、告別於一體,哈平路殯儀館每天火化量在30具左右,排放的黑煙和氣味雖然經過環保局檢測符合環保標准,但也十分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

  哈市政協委員佟亮提出,在哈市南拓的戰略中,居民大量南移。目前哈平路殯儀館已經被居民區包圍,其中最近的小區離哈平路殯儀館只有500米。哈平路殯儀館目前存放近10萬個骨灰盒,前來祭拜的市民很多,尤其到了清明節和中元節,附近街路堵得根本沒法兒走,建議政府能將擠在9萬居民中間的殯儀館遷址。

  遷址初定三大殯儀館年內啟遷

  日前,春節後哈市召開的首個工作會議上透露出,哈市政府已經著手開始安排市區內殯葬場所搬遷事宜,西華苑和哈平路殯儀館兩地連同東華苑年內啟動搬遷。

  據哈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卜憲金處長介紹,新址將選在離開主城區,距城區相對較近,交通便利,便於群眾治喪祭祀的合理位置上。由於東華苑和西華苑兩處殯儀館目前只有遺體告別和存放的功能,這兩處殯儀館初步計劃遷至東風鎮哈市救助站東風分站院內,該處佔地約30萬平方米,面積總數是東、西華苑現有面積的3倍左右。同時,哈市民政局將充分考慮車輛停放場地、群眾告別需求等因素,在東風鎮進行整合,建成同時具備遺體儲存、冷藏、告別、火化、骨灰寄存、人員辦公等為一體的綜合功能殯儀服務場所。新建殯儀場所將體現人文關懷的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公園式的園林景觀。

  哈平路殯儀館初步計劃遷至天河園。這三處殯儀館都遷址以後,哈爾濱市區中間將不存在殯儀館,長年困擾居民的噪音、堵車等問題將成為歷史。

  記者在哈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了解到,目前,針對東、西華苑集中在一起對交通等方面的壓力較大的問題,目前還在研究應對方法。同時,在東、西華苑遷出後,民政局今年將擴建松北區殯儀站和平房區殯儀站,以方便群眾,目前正在做前期的准備工作。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