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寒假『補課族』忙得『連軸轉』
2013-02-22 10:06:54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2月22日訊 2013年1月24日,教育部公布《2013年工作要點》指出,開展學校減負萬裡行活動,規范社會補習機構和補習行為。自2009年開始,我市教育部門出臺了“七條禁令”,其中明確禁止中小學教師七種有償補課行為。然而,假期補課風潮卻並沒有因此而止步,甚至愈演愈烈,在學生和家長那裡,假期補課甚至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補課族”忙過上班族

  近期,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補課族”從正月初五就開始補課了,他們一面嚷嚷著自己比上班族還辛苦,一面“連軸轉”地過著補課生活。

  這個寒假對於初一學生李爾鵬來說可一點兒也不輕松,作為“補課族”的一員,媽媽給他報了3個課外補習班,分別是作文、英語和奧數,整個假期都排滿了。一周的時間裡,他要上11節課,每節課一個半小時,除了周三和周五,他每天都要奔波在補習班之間,簡直比上班族還要忙。

  “我爸媽都要年初七纔上班呢,我年初五就被趕過來上課了,這年過得一點都不爽!”李爾鵬說,自己補的3個課外班課程排得很滿,前半段課程過年前上完了,過年的時候要趕寒假作業,剩下的課程就從年初五排到了開學前一天。他覺得當學生真辛苦,希望趕快長大,考上了大學找到工作,好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

  相比於初中生,高中生就更累了。高一學生王帆的父親王先生說,他一直擔心其他家長會私下裡讓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如果自己再不抓緊點,開學後孩子學習成績就會和同班其他同學拉開距離,到那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因此,盡管女兒十分不情願,他還是狠下心來請了三個家教,主抓數學、物理和化學。與在學校上課相比,王帆假期的學習任務絲毫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攀比促使補課火爆

  為什麼寒假補習風潮如此火熱?老師、家長、學生到底哪個方面是助推的主力呢?

  一位補課班的老師說,因為國家禁止公辦學校教師為學生補課,但確實有些孩子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無法消化,而成績較優異的尖子生又覺得課堂上學的讓他們“吃不飽”,課外班恰恰可以滿足各種程度學生的需求。

  李爾鵬告訴記者,寒假期間他幾乎所有同學都在上課外班,“在我們學校,考試之後大家都會問彼此的年級排名,如果考砸了會被大家嘲笑,這時自己就會想一些辦法讓成績好一些,所以就要靠課外班。”

  作為一名家長,李爾鵬的媽媽趙女士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在學校學習就足夠了,不用上任何的補習班,假期就是孩子最輕松的時候。她也知道孩子心裡不想補課,但一想到將來的高考,就覺得“還是補補合適”,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補課,自己的孩子不補,就會有壓力,老怕自己的孩子趕不上人家。趙女士認為,現在這種人人都補課的情況很不正常,孩子太累了,家長的壓力也太大了。

  家長節儉積攢花費

  補課,除了要付出大把的時間,還要付出大把的金錢。補課費已經成為“補課族”家長們不能承受之重。

  以李爾鵬為例,他每節課的補課費是25元,每星期11節課就是275元,一個月就是1100元,一個寒假基本就是兩千元。補課班的費用已經如此,一對一的家教就更貴了。王帆請的一對一家教每堂課一個半小時就要200元,一個月下來最少也要3000元。一個寒假補課費加上各種教輔書籍的錢超過6000元。

  李爾鵬和王帆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族,為了給孩子補課,他們不得不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打消給孩子補課的想法。本報記者劉星

  記者手記

  說到“寒假”,本應聯想到的是“過年”、“走親訪友”、“喜氣洋洋”等詞,可現在的寒假卻成了“補課族”從早到晚的馬拉松式的“趕場”。從學生們臉上看到的是滿面愁容、不堪重負;從家長們臉上看到的是疲憊和心疼;從補課老師臉上看到的是賺錢的興奮,當然也有一絲疲憊。“補課發動機”的高速運轉真的能提高昇學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本是讓孩子學習課堂外知識的寒假,好像漸漸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