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物價局定損員講述車主面對事故糾紛百態:暴脾氣耽誤事兒
2013-02-23 10:58:23 來源:生活報  作者:邢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3日訊 這個冬天,頻繁的降雪使得哈市市區內的車輛剮蹭事故屢屢發生。其中許多交通事故本身並不嚴重,卻因為東北車主們的暴脾氣演變成了難解的“死疙瘩”。在這樣的情況下,哈市物價局的定損員們就要對事故處理流程進行解說並適時對事故雙方進行勸解,當好“第二交警”。22日,記者跟隨哈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車輛定損工作人員,體驗車輛現場定損,定損員告訴記者,近三成難和解的交通事故都是由於被撞車主不擺正心態面對賠償,“多佔點便宜”的心態造成的。

定損車輛

  A 情緒關鍵詞:耍橫

  連撞五臺車賠償時張口就是“我沒錢”

  22日9時許,記者跟隨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定損員王文龍和李德春前往4S店進行車輛定損。從市區開往道外區馬自達4S店路上,定損員王文龍就接到了近10通電話,每通電話他都耐心詳細解答。“出了事故,當事人都比較急躁,最多一上午能接到20多個電話,周六周日諮詢電話也不斷。” 10時30分許,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記者同定損員一同到達4S店現場,見到了被撞的馬自達車主何雪峰,何先生的車是在年前被撞的。1月17號晚上,何先生將車停在了道外區北景興胡同裡,凌晨時分,雙層大掛車闖進了這條只有約10米寬的小胡同。“大掛車開進這條小胡同的時候已經剮蹭上了路邊停靠的卡車,但是司機根本沒停下來,反倒是開始倒車,倒車不成,頂著我的車強行轉彎,轉彎後出了小胡同就逃跑了。”觀看了全程監控的車主何先生氣憤地說,當時接連被撞的包括卡車、QQ、夏利、奔馳等共計五臺車輛。

  大掛車司機逃逸後,被相關部門抓獲並刑事拘留,隨後事故雙方開始進行賠償協商。據何先生介紹,在事故停車場,大掛車肇事司機顯得十分硬氣,張口就是一句“我沒錢”,並要求何先生先墊付停車拖車等費用。這讓何先生覺得很是不滿,“你撞了我的車,還這麼橫!”隨後,大掛車司機提出賠償1萬元給何先生修車和解,“我的車撞得這麼嚴重,別說一萬塊錢根本不夠修車,連我的精神損失費都不夠!”要求車輛定損的何先生告訴記者,期間大掛車司機拒絕露面定損現場,是自己持有單方作價申請纔得以車輛定損的。

  “大掛車有全險,保險公司是要出具賠償金的。”這起定損案件的工作人員王文龍告訴記者,就是由於大掛車車主出了事故後不想承擔責任、甚至逃避賠償抱著僥幸想法逃逸,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任何費用了。如果在剮蹭到第一輛車時就停下來,也許只需要給一臺車簡單噴漆修復。再如果賠償時積極協商而不是一味耍橫,換位思考到底應該賠付多少錢或許事件就會得到和解,也不必從年前拖到年後了。


 

  B 情緒關鍵詞:發飆

  定損近萬元肇事司機扔水瓶砸定損員

  采訪中記者還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發生交通事故後,雙方爭執的焦點一方面是責任爭議,另一方面就是價格爭議。特別是存在價格爭議時,總能引起車主雙方情緒激動甚至大打出手。“被撞的一方總是希望最大限度拿到賠償金,而肇事方卻總是希望自己拿出的賠償金越少越好,一旦作價超過自己的心理價位,也不管權威部門價格的公平性輕則出聲質疑,嚴重的還會大打出手,甚至揚言要把物價局工作人員的牌子給摘掉。”定損員李德春告訴記者。

定損員現場為事故車輛定損

  2012年8月的一天,在香坊區一處主乾道上,大客車撞上了捷達車的車頭,推著捷達車滑行了10多米纔停下來。“大客車沒有上全險,後來著急營運同意捷達車主到4S店修車的要求。”辦案人員李德春說,到了4S店後工作人員對每個拆解部件都進行了核查及拍照留檔,最後雙方當事人都在4S店出具的單子上簽字同意。但當最終近萬元的定損結果出來時,大客車司機帶著其他兩名人員當場發飆,將一瓶水砸在工作人員身還嚷嚷著要揍工作人員。“你們會不會定價?我撞的部位是車前面,你們連車後面都給作價?你今天要說不明白,我就把牌子給你拆了!”大客車司機說著就准備動手,還當場否認自己曾在現場簽字同意。隨後,辦案人員李德春解釋道在撞擊後的滑行過程中,捷達車尾部已經被剮蹭並拿出了現場取證及當事人簽字後,大客車司機仍是不肯平息怒火,依舊罵罵咧咧口出髒話,最終在其家人的勸說下纔肯走出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

  像這樣被人指著辱罵、恐嚇的經歷,價格認證中心的六名工作人員,每個人都曾有過親身體會。工作人員田宇也曾受到了“欠揍”的恐嚇。起因是在道外區港務局附近的一輛翻斗車撞上了一臺面包車,面包車體損傷嚴重要求到4S店維修,鑒於面包車沒有過2年質保期,田宇及隊員同意其要求,定損結果為兩萬餘元,然而翻斗車車主卻稱自己詢問的修車費用只需要一萬元,並說出了許多田宇的個人信息。還不時辱罵恐嚇:“我看你就是欠揍!”

  “我們也覺得委屈難受,但發生交通事故後,特別是在一些車輛沒有上全險的時候,東北車主的暴脾氣就全上來了。他們往往以一種懷疑的心態對權威部門出具的定損結果提出質疑,總是認為自己在賠償上吃虧了,總想著可以少賠點,很多時候我們單純的解釋和勸說很難起到作用。”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的姜海處長說,車輛定損工作最後是要涉及到法律程序的,每一個汽車零部件哪怕是螺絲都是有取證有記載有簽字證明的,不會出現偏袒任何一方的情況,如果車主能夠公平公正地用平衡的心態對待賠償和被賠償,很多案件就會得到快速有效地解決。


 

  C 情緒關鍵詞:質疑VS求諒解

  因400元輪眉兩車主當場對罵 一句“對不起”兩車主成哥們兒

  據姜海處長介紹,自2003年起,哈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開始獨立承擔車輛定損工作。目前,哈市市區內需要定損的交通案件全部由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的李德春、彭俊成、王文龍、田宇、韓露、孟姍姍六名定損工作人員處理,這六名工作人員兩人一組,時常餐不定時,常年奔波在往返於各大事故停車場的路上,年均處理車輛定損案件3000餘起。其中王文龍和搭檔更是創造了最多一天下午處理28起案件的紀錄。“這麼多的案例中,有的雙方成了仇人見面就打,有的卻能成為好哥們兒有商有量地解決問題,期間折射了當事人的心態與容人之量。”王文龍說,交通事故是民事案件而非刑事案件,雙方無怨無仇,是因此結仇還是結友全看當事人的處事態度。

  2012年的夏天,在哈市香坊區一條街道上,一輛卡車在路邊拋錨,司機支起千斤頂准備維修。然而就在千斤頂支車的過程中出現了松動,卡車晃了一下,撞上了開過來的吉普車,在吉普車的輪眉上留下了一條劃痕。經過4S店維修後車主得知,輪眉是塑料的並且是麻面的,不能修復只能更換,更換的費用需要400元左右,這讓雙方走進了定損中心。據辦案人員介紹,卡車司機說:“就是一道劃痕,最多影響美觀不影響使用,就是我不給你撞壞指不定哪天你自己也得弄傷,就一小道兒我憑什麼給你400多元?”而吉普車車主卻認為對方是全責方,並且自己的輪眉確實有損傷必須要換,“不是錢的事兒,你撞我車你就得給我修”。於是兩車主在事故停車場當場對罵,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最後,甚至要動起手來,辦案的定損人員王文龍立即拉開兩車主,並相互勸解,最終讓卡車司機給吉普車車主道歉後賠償兩百元後和解了。

  同樣是發生在香坊區,一輛面包車撞上了奔馳車,經過交警部門定責後,面包車承擔七成責任,奔馳車承擔三成責任。由於涉案金額較大,雙方對車輛進行了定損,最終奔馳車的定損結果為7萬餘元,而面包車的保險作價最多賠付5萬元。據辦案人員王文龍介紹說,當時面包車司機並沒有因為要自掏腰包出兩萬元而大發雷霆,到現場後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啦大哥,把你車撞了,給你添麻煩了。”奔馳車車主一聽這話,之前還不停埋怨的他立刻停止了埋怨,馬上說:“在路上開車,小剮蹭都正常,再說開車乾活兒也不容易,誰也不想出事故。”就在現場開驗後,兩司機還去外面一起吃了頓飯,從此就以哥們兒相稱。最後,奔馳車車主還主動減免了面包車的部分賠償費用。

  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果。對此,哈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姜海處長建議廣大司機,車在途中,要注意路上安全,小心駕駛,更要在出了事故後,以平和、公正心態解決問題。“不求能多佔便宜少吃虧,要正視自己駕駛中的過失,事故往往就不叫事故了,反之越是著急發火耍橫打人,往往加速了事故的嚴重性,真正變成了鬧心事兒。”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