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3日訊 每年春節期間,幾乎令全國交通癱瘓的春節出行潮在今年有了改變。人們發現,一向擁擠不堪的“鐵老大”今年“松快”點了,統計顯示客流比去年減少了20萬人,客流多被高鐵分擔。同時,航空公司為應對高鐵的競爭也紛紛購買客機、增開航線、打折票價;哈爾濱到大連、沈陽、長春的客運班車發車班次縮減。哈大高鐵的補充,改變了春運的傳統格局,還旅客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春節哈站客流統計。趙博/制圖
坐火車不那麼擠了
哈站春節七天客流同比減少20萬
節後,哈爾濱鐵路局公布的春運出行數字顯示,七天哈站發送旅客39.027萬人次,去年哈站發送旅客60萬人次,同比減少33%;今年單日發送旅客最高峰為8.022萬人次,去年單日最高峰發送旅客9.8萬人次,同比減少18%。哈爾濱火車站春運期間發送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0萬人次,而哈爾濱西站在今年春節期間迎來了自去年12月1日開通運營以來的客流最高峰。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2010年春節期間,哈爾濱火車站的客流主要集中在廣州、濟南、上海和北京等方向。2011年春節,京滬穗等方向和哈齊牡佳大等方向線路成為熱點線路。直到2012年春節,哈爾濱火車站仍是十分擁擠,總發送旅客人數達到60萬人次,達到最高值,當年春運期間哈爾濱去往北京和天津方向的客流上昇,濟南和上海方向客流攀昇,溫州、漢口和廣州等方向客流增長。今年春運開始一直到黃金周結束,乘車的旅客驚喜地發現,今年坐火車不那麼擠了,哈爾濱火車站候車大廳秩序井然。
而來自哈爾濱鐵路局的一組數字很好地詮釋了今年春節黃金周來自火車方面的變化。因為高鐵的開通運營,有效地提昇了哈爾濱鐵路局春節運送旅客的運輸能力,今年春運以來,哈爾濱西站乘降旅客501705人次,日均23891人,以冰雪旅游、探親返鄉、學生和打工客流為主,集中在大連、北京和吉林方向。節後幾天,哈爾濱去往沈陽和大連方向的運能因為有了高鐵的補充變得更加充裕。
公路客運壓力減輕
去往長春沈陽大連客運量減少一半多
高鐵開通,哈爾濱去長春、沈陽、大連僅個八小時,時間、速度、服務堪稱上了一個檔次,自然風生水起。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期間,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去沈陽和大連、長春的公路客運量、發車班次均下降超一半。
記者從哈市公路客運總站了解到,今年進入春運後,哈爾濱到長春的客運汽車由每天發車11班次縮減到4個班次。此前已停運的大連、沈陽客運專線重新開通,但春節期間的客流量也是大幅下滑。
除了哈爾濱外,其他城市對此表現得似乎更加強烈。高鐵開通初期,沈陽到大連的客運線路便開始降價,降價在40%左右,降價的幅度很大。哈大高鐵開通半個月後,該線路票價再次降價75元,但是幾次降價後客流量仍然不佳。從目前的票價上來看,哈爾濱到大連的客運票價格為308元,哈大高鐵二等座票價僅為283.5元。哈爾濱到大連坐客車前後需要18小時,高鐵只需5.5小時,優劣無需細說十分明顯。
飛機更好坐了
航班加密機票折扣多了
早在哈大高鐵開通初期,哈爾濱、大連方面的航空公司都推出兩地特價機票,價格在兩三百元左右,由此也拉開了高鐵民航競爭的序幕。
事實上這種競爭不單單來自於哈大高鐵,京滬高鐵的開通,使得祖國南北城市間多地都可通過高鐵達到互通。因此各家航空公司在這個春節黃金周前夕都練好了“內功”、拉開競爭大幕。民航的優勢是快、劣勢是班次少、價格高。為了變劣勢為優勢,航空公司在此前多購置了大型客機,並因此增加航空密度、降低機票價格。
今年增開的航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三亞等熱點城市,其中4家航空公司在哈爾濱—上海航線上增加了164個班次。3個航空公司在哈爾濱—北京航線上增加150個班次;兩個航空公司在哈爾濱—廣州航線上增加144個班次,在去深圳航線上增加114個班次。此外,去杭州、青島、煙臺、濟南、廈門、寧波等以往的熱點城市全部加密了航班密度,因為航班的密度加大,大大提高了春節期間旅客進出港的便捷度。與往年春節拿不到打折票價相比,今年的打折票更是明顯多了起來。
顛覆傳統方式
高鐵加入加劇“三國殺”讓旅客受益
記者在對公路、鐵路、民航的調查采訪中發現,自哈大高鐵開通後,公路、民航便相應受到影響,雙方都開始苦練“內功”。在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三方角逐的最終結果是旅客受益了,出行便捷,機票便宜。
在傳統運力已經飽和的現狀下,高鐵讓出行的旅客實現了最安全、方便、舒服的出行方式,並能最快時間到達目的地。其通透、大氣的候車大廳,幽雅、寬敞的候車環境,行程時間的大大縮短,讓旅客的春節出行不再置身於一片混亂中,“鐵路公交化”也讓一度因鐵路運力所造成的經濟發展受限與出行難得到緩解。
下一步,隨著哈西客站及周邊交通、環境、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市民出行習慣的不斷改善,高鐵除了改變業內的交通環境之外,還將徹底呈現一種全新的鐵路文化。
編者按
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火車站、機場、汽車站人滿為患,三大交通方式面臨著巨大壓力與嚴峻考驗。然而今年的春節過後,人們欣喜地發現,出行交通格局有了新變化:一向最擁擠的“鐵老大”今年變“松快”了,統計顯示哈站客流比去年減少了20萬人;一向人滿為患的公路客運站內人少了,統計顯示公路客運發車班次較去年減少了4%;而機場航班多了許多,春節也能買到打折機票了,乘飛機成為許多人春節出行的首選。而這些變化,主要根源在高鐵的加入,高鐵分流了“鐵老大”、公路客運的客流,更逼得各大航空公司苦練“內功”,在外部、內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紛紛購置飛機,增密航班,競相降價打折。同時,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使得300公裡內行程的人們更傾向於自駕出行,也為公路客運減輕了不少壓力。公路、鐵路、民航的“三國殺”競爭,改變著交通運力的格局,也給旅客帶來的真正的實惠。
本報記者歷時半個月的時間,對公路、鐵路、民航的客運量進行調查,為您傾力呈現出“春節黃金周出行之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