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春節最後一『響』致哈爾濱市PM2.5平均值為重度污染
2013-02-25 10:27:4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浩 陳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5日訊 24日是元宵佳節,也是燃放煙花爆竹最後一天。21時30分許,在道外區江畔路,大量煙花集中燃放。

綻放在夜空中的禮花。

  2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或許是因為哈市允許燃放鞭炮的最後一天,或許是因居民家中還有未放完的鞭炮,或許是因鞭炮商的揮淚大甩賣,導致昨晚我市大街小巷鞭炮聲此起彼伏,禮花彈閃亮夜空。昨晚20時,全市12監測點位PM2.5平均值為252,是13時的5倍,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

廢品收購人員滿載而歸。

  24日18時許,哈市街頭便響起了“劈裡啪啦”的鞭炮聲。道裡區愛建廣場及上海街等處已被放鞭炮的人擠得水泄不通。伴隨鞭炮和禮花齊鳴,煙花爆竹的聲音已連成了一片,五顏六色的煙花競相在夜空中綻放,黃白色的煙霧隨之散開,使整個廣場籠罩在煙霧之中,許多人被煙霧嗆得用手捂著口鼻。街道兩側停放的汽車,被鞭炮聲震得報警器響個不停。廣場地面上被鞭炮屑鋪成一層“紅地毯”,一些禮花筒橫七豎八地散落一地。正在燃放鞭炮的吳先生說:“春節期間買了一些鞭炮,但總忙於走親訪友,沒時間放。今天是元宵節,又是放鞭炮的最後一天,就趕緊把家裡存放的鞭炮拿出來放了,不然今年就沒機會再放了。”


 

  24日18時30分,在香坊區中北春城小區,兩個休閑廣場鞭炮聲不斷,小區門前的鞭炮攤主興奮地幫居民往院內搬禮花,居民們更是爭相燃放,鞭炮聲持續了2個多小時之久,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火藥氣味。居民姜女士講,她原本在家裡看電視,可外面的鞭炮聲太響了,電視都聽不清聲音,她便和愛人下樓看熱鬧,發現院外鞭炮商正在甩貨,她也買了一些,體驗一下燃放“最後一響”的樂趣。

燃放完的禮花盒成堆地被回收。

  昨晚在工程街一家鞭炮攤前,攤主當街燃放了一組禮花,引來路人圍觀。攤主坦言,今年煙花爆竹銷售不好,最後一天他們都打出了“跳樓甩賣”的招牌,自己放鞭炮也是為了喜慶一下。市民李先生認為,元宵節“最後一響”之所以動靜很大,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市民在春節期間購買的煙花鞭炮沒有放完,大家都集中在最後一天燃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鞭炮商在元宵夜降價甩貨的緣故:一盒3000響的大地紅,從28元降到了12元;100響的禮花,從380元降到了210元。超低的價格刺激了市民購買鞭炮的熱情。采訪中,也有一些市民表示,春節長假過去了很長時間,市民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這樣瘋狂的“最後一響”既破壞了春節以來良好的空氣質量,也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集中燃放鞭炮,對哈市的空氣質量也有影響。昨天13時,記者從哈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到,全市12個監測點位,PM2.5平均數值為48,空氣質量為良;但到了昨晚20時,全市12監測點位PM2.5平均值是252,是白天的5倍,屬重度污染。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白羽軍說,除夕、初一、初七等集中燃放日監測數據顯示,市民集中大量燃放鞭炮對PM2.5數值有很大影響。以除夕為例,當天6時,全市12個監測點的PM2.5平均值在60左右,可到了初一凌晨1時,全市PM2.5平均值昇為360,除夕夜集中燃放鞭炮,讓全市PM2.5含量上昇了5倍。

  針對我市鞭炮銷售的整體情況,市鞭炮煙花專營有限公司高經理講,該公司今年進了1500萬元的煙花爆竹,沒到正月十五,就有零售商開始返貨了。預計今年,佔全市總量的七成,煙花爆竹將存在庫裡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庫存。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