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8日訊 兩個“城市戶口”的出現徹底打亂了曲長忠老兩口的生活,說他們是農民,他們卻因“城市身份”徹底失去了土地;說他們是城裡人,卻享受的是農村醫保。“你說俺們可咋辦。”曲長忠始終理不出個頭緒。若乾年前,城市戶口炙手可熱,那時的農民盼著變成城裡人,吃上商品糧。如今,靠天吃飯的農民享有的土地資源成為巨大財富,讓城裡人都眼紅。此時,曲老漢和老伴突然莫名得了倆城市戶口,“這無異於一場飛來橫禍”。“俺可不想變成城裡人。”曲長忠說,找了兩三年了,關於“硬塞”給他和老伴的“城市身份”這件事兒,始終沒個說法。如今,曲長忠和老伴住在城鎮的郊區,此處說農村不農村,說城市不城市,好似他們的身份,游走在城市與農村的邊緣。
老兩口手拿農村戶口和身份證
“早在兩年前就被憑空‘搞出’了雙重身份。”家住哈爾濱市通河縣的曲長忠說,“俺們老兩口分別有兩套戶口,都是夫妻關系,就是這倆城市戶口,把俺們一家逼上了絕境。”
老曲一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城市身份是怎麼來的。直到有一天,老曲一家“丟掉”了在農村老家的土地,失去了固定收入來源,他們纔知道自己竟然還有個“城市身份”。“誰這麼缺德,給俺辦的城市戶口?!”老曲氣憤地說。
不請自來的城市戶口
“這城市戶口不是俺們辦的,一人倆戶口,誰有這能耐啊!”說起這件“怪事”,曲老漢一臉無奈。曲長忠一家原來住在通河縣祥順鎮南六方村,是土生土長的坐地戶,老伴名叫王淑霞與他同歲,今年都是63歲。幾年前,老兩口帶著孩子來到通河縣打工,住在烏鴉泡鎮,但是戶口沒遷,一直都是農業戶口。
“2010年俺家打了一場土地官司,按照法律規定,農業戶口纔能承包土地,可是在終審判決書裡,公安局出具的《戶籍證明》說俺家是非農戶口。”曲長忠說,這個證明讓他們老兩口失去了承包土地權。
據(2010)哈民一終字第199號民事判決書,曲長忠於2010年打了一場土地確權的官司,涉及土地約9畝。判決書中提到,原審法院依職權調取的由通河縣公安局出具的《戶籍證明》載明,曲長忠戶籍中的戶別為“非農業家庭戶口”,因此法院不支持“其沒有喪失承包經營的主體資格的上訴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曲長忠依據被法院采信的《戶籍證明》找到通河公安局,工作人員把他倆的非農業戶口身份證號碼都給他們查出來了,名字和住址都相同,“兩人仍是夫妻關系,村裡沒有重名的,看得我們乾瞪眼。”
因雙重身份“丟”了土地
在曲長忠家的火炕上,老兩口拿出戶口和身份證讓記者拍照,兩人的身份證為第二代身份證,是農業戶口身份證。省公安廳2008年發的戶口簿也顯示,曲家為農業家庭戶口。“鄰居還調侃說,別找了,有倆身份多牛啊,別人想辦還辦不了呢。”曲長忠說,“那可不行,俺們家農業戶口還有地呢,俺打土地官司,憑空多出個城市戶口,土地耕種權就這麼沒了,這不是禍害人嗎!”
“老曲家一直是農業戶口,誰有這麼大能耐給辦成城市戶口了,還一辦就是倆?”采訪中,南六方村老曲家曾經的鄰居都表示事情太蹊蹺了。
公安機關的證明自相矛盾
曲長忠表示,對於他們夫婦的雙重身份,通河縣公安局曾多次調查,出具過兩份證明材料,但自相矛盾。
一份是2010年11月8日由通河縣公安局戶政科出具的,蓋著戶政科公章。該證明稱,經查詢人口信息系統,通河縣祥順鎮南六方村姓名為曲長忠的有兩人,姓名為王淑霞的也有兩人,曲長忠與王淑霞是夫妻關系,其中一戶為農業家庭戶口,另一戶為非農業家庭戶口。其中,農業的有本人照片,現已辦完第二代身份證;非農的無照片。這份證明認定非農身份存在。
同年12月15日,通河縣公安局祥順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否定了上述說法。這份證明稱,通河縣祥順鎮南六方村只有一個叫曲長忠的人,該人是農業戶口,戶籍管理系統中的非農戶口屬錯誤錄入。
通河縣公安局宣傳負責人21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先是表示,兩套戶口應該都是真的,非農身份證已被注銷,後又改口稱對情況不了解。對此,曲長忠表示,“公安局自己出具的證明都自相矛盾,到底讓俺們信哪個?再說,不是說非農的身份證是俺的嗎,怎麼不經俺同意就注銷了?”
失去土地老兩口艱難度日
曲長忠與老伴手裡拎著幾片菜葉和半個大蘿卜在通河縣烏鴉泡鎮街上蹣跚而行,“這些都是人家扔掉的,俺們看還能吃就撿回來了。”老兩口現在沒有收入來源,為了省錢,他們租住在最便宜的平房裡。“如今房租已從每月120元漲到180元。除了靠兒子接濟,我還要到磚廠去打更,甚至得乾些零活。原來老家有地,每年能有一定收入。本打算用地養老,如今地都沒了。”曲長忠痛心地說,“不承認俺們老兩口的農業身份,俺們成了城裡人,但失去了土地,今後可咋活啊!”
21日,記者獲悉,通河縣警方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