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黑龍江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已由2012年12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並頒布,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就有關問題,記者采訪了省林業廳廳長蔡炳華。
記者:請您談談《條例》出臺的背景。
蔡炳華:在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之際,《黑龍江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經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這充分體現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對造林綠化事業的高度重視,集中反映了全省人民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大美龍江的共同願望。《條例》的出臺,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於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國土綠化事業、保護和改善我省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推進大美龍江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1982年省政府發布《黑龍江省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細則》以來,我省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實施細則》早已不能適應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立足我省實際,借鑒外省(市、區)經驗,制定義務植樹的地方法規是十分必要的。
記者:《條例》對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作了規范,請您介紹一下該《條例》為開展好義務植樹工作提供了哪些法律保障?
蔡炳華:《條例》共二十七條,內容涵蓋了義務植樹工作的各個環節,體現了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便於實施的特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規定了義務植樹的盡責主體為,除喪失勞動能力外的年滿十八周歲至六十周歲的男性適齡公民和年滿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女性適齡公民。二是明確了各級政府的職責和組織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義務植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義務植樹組織管理和種苗、林木撫育補貼等費用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把義務植樹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各級人民政府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綠化委員會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義務植樹和城鄉造林綠化工作等等。三是確立了義務植樹的屬地管理,即鄉鎮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在義務植樹活動中的具體組織管理職能。四是拓展了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履行植樹義務可以選擇直接參加義務植樹勞動;參加整地、育苗、管護等綠化勞動;認種、認養綠地和樹木等多種形式。《條例》豐富和拓展了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形式和渠道。五是明確了綠化費收繳問題。本著以人為本和便於操作的原則,《條例》把繳納綠化費作為履行植樹義務的一種形式確定下來。
記者:如何通過貫徹《條例》,推進我省造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
蔡炳華:《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我省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已進入法制化軌道。宣傳、貫徹、落實好《條例》,使其發揮在推進造林綠化事業快速發展、建設大美龍江中的保障作用,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圍繞貫徹《條例》,要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切實加強《條例》的學習和宣傳,使廣大公民正確理解《條例》的基本內容,明確應履行的職責和義務。二要建立健全造林綠化工作機構。發揮好其在造林綠化的組織實施、協調指導、監督管理等職能,確保《條例》在基層的貫徹落實。三要全面抓好以造林綠化為重點的林業生態建設。認真落實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規劃。在爭取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時,廣泛吸引社會資金,鼓勵行業、個人等投資造林,實現造林綠化資金投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