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小黃帽』代步車公然違規拉客 安裝計價器價格翻倍要
2013-02-28 14:19: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石岩松 王健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8日訊 去年以來,哈市的大街小巷出現了很多棚燈標著“代步”、“殘聯”字樣的“小黃帽”車。他們參與出租車市場營運,車內安裝了對講機、計價器,除了無營運手續,他們把自己裝扮得和正規出租車無異。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小黃帽”棚燈都是車主自己安裝的。相關部門表示,這部分“小黃帽”不但衝擊了出租車市場秩序,而且給乘客的人身安全帶來隱患。今年哈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嚴打包括代步車等在內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小黃帽”代步車在攬客

  安裝計價器價格翻倍要

  21日9時許,記者在哈市鐵路街附近看到,從昆侖大廈到海城橋之間不到百米的路段,停著17輛掛有“代步”棚燈的“小黃帽”車,遠遠看去很像出租車。記者從車前走過,一個“小黃帽”司機立即和記者搭訕。“到哪呀?上車就走。”“長江路和華山路交口。”記者回答。“長江路呀,那要30元。”司機張口叫價。“我平時打車也就15塊錢,你少要點,20元吧。”“那可不行,30元已經是最低價了。”司機堅決不肯讓步。“25元怎麼樣?”記者加價5塊錢,“不行,你問問別人吧。”司機轉過頭去,開始尋找其他乘客。

哈站附近的“小黃帽”代步車

  記者沿著鐵路街由昆侖大酒店往海城街方向,先後詢問了4輛“小黃帽”車,這些司機統一口徑,要價30元。直到記者走到第5輛車牌號為黑A ×××36的“小黃帽”車前時,司機主動招呼記者上車,“25元,上來吧。”上車後,記者看到車內計價器、對講機等正規出租車配備的設備一應俱全。年輕的司機拿起對講機說了一句:“我回家了,這個順道。”然後笑著對記者說,“算你運氣好,碰到了我要收工,25元就走。”

  坐在車內,對講機裡不停傳出同行的信息。“今天大家離博物館轉盤道都遠點啊,交警查車呢。”“別往中心區域走了,趕緊撤出來,在街邊溜溜活得了。”當記者乘坐的“小黃帽”行駛至花園街交通崗等紅燈時,一名交警走到車前轉了一圈,向車內看了幾眼後離開了。司機趕緊拿起對講機說:“隊員們注意啦,花園街交通崗的交警眼神不對,要小心。”隨後與記者說:“交警也管不了我們。”

  當行駛至省政府交通崗時,對講機裡傳來詢問,“麻煩隊友幫忙查一下,哈爾濱到尚志多遠?出租車什麼價位?”司機從副駕駛位置的手摳裡拿出幾張包有塑料膜的白紙,讓記者幫忙找一下。這幾張白紙中,一張印有哈市到附近區縣市的距離、過路費金額、出租車打表費用等信息,另一張印有哈市各大型飯店賓館的地址、電話等信息,還有一張印有客流較大的列車時刻以及航班時刻等信息。


 

  相關部門沒發過“小黃帽”

  22日下午,記者在松花江公路大橋下橋口附近的一個長途客車下客點看到,4輛“小黃帽”車正在攬客,其中3名司機都站在車外向剛剛從長途客車下來的乘客攬活。一位同樣在附近攬客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總在附近跑的出租車司機都知道,這裡等客的代步車、“殘聯”車很多都是黑車。

“小黃帽”代步車

  記者從省殘疾人駕駛技術協會了解到,殘疾人駕駛的車輛根本不需要掛任何棚燈,車體上也沒有任何標志,車輛從外觀上看,和普通人駕駛的汽車沒有任何區別。不管是標有“代步車”字樣的號牌,還是車頂的棚燈,這些裝置都是畫蛇添足,唯一的特殊之處是有一張黑龍江省殘疾人汽車駕駛技術協會的會員代步車專用證。

  哈爾濱市殘聯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殘聯是為殘疾人服務的,並沒有權力發放帶有“代步車”、“殘聯”這種字樣的標識,也從來沒有發放統一的殘疾人專用車標識,更不能允許他們從事非法營運。現在路上行駛的有“代步車”棚燈的車輛都是車主的個人行為,其中還有不少肢體健全的人冒充殘疾人非法營運。

  記者從哈市交通運輸部門了解到,他們從未給這類車發過營運手續。

  這些在“小黃帽”車上隨意安裝的棚燈從何而來?記者走訪了哈市一些汽配城後發現,想買到這樣的棚燈並不難。記者在一家小店中發現,這裡的生意不錯。據老板講,司機基本都一次買兩個,畢竟棚燈不貴,就算沒收一個還有個備用的。尤其去年以來,這個棚燈賣得特別好。

  一位代步車司機無意間透露,一輛代步車每月的營業額和正規的出租車幾乎是一樣的,能達到一萬三左右。但與正規的出租車每天要繳納130元的日費相比,代步車卻省下了這筆錢,每月的花費只是約4000元左右的油錢。


 

  “小黃帽”司機健全人不少

  記者在松花江公路大橋下橋口附近的長途客車下客點,乘坐了一輛藍色帶有“殘聯”字樣的“小黃帽”車。從表面看,記者並沒有發現司機有什麼行動不便。司機告訴記者,他的車上安裝“殘聯”字樣的棚燈主要是為拉客方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即使他們有些輕微的交通違法行為,交警看到車上有“殘聯”的棚燈後,一般也不會從重處理。為了能夠掩人耳目,他還辦了一本假殘疾證,以備不時之需。附近的出租車司機說,這些“小黃帽”車的司機中,有很多是健全人。

“小黃帽”代步車(左)

  哈市交通運輸局的執法人員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他們在一次檢查過程中,曾攔住了一輛棚燈寫有“殘聯”字樣的夏利車。當時該車上載有一名女乘客。面對執法人員,該車司機拿出一本《殘疾證》,上面標注“精神殘疾,三級”。可是執法人員卻發現這個殘疾證是1997年發的,執法人員隨即打電話到哈市殘聯詢問,得到的答復是,哈市在2009年就已經更換了第二代新殘疾證,在此之前的殘疾證已經作廢。根據相關規定,患有癲癇病、眩暈癥、?病、精神病、癡呆(智障)以及影響肢體活動的神經系統疾病等妨礙安全駕駛疾病的人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這名司機如果真的是患有精神殘疾,明顯是屬於不適合駕車的人群。

  2011年,哈市殘聯針對哈市殘疾人代步車的使用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顯示,當時哈市殘疾人使用的機動輪椅車(三輪)1635輛,四輪小型轎車657輛。其中機動輪椅車參與營運的有787輛,四輪轎車參與營運的有269輛。調研報告的另一個數據顯示,當時哈市街頭參與營運的機動輪椅車駕駛者中,真正參與營運的殘疾人只佔到總數的19.67%。這也就意味著,在使用殘疾人代步車進行非法營運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肢體健全的人。


 

  哈市今年嚴打“小黃帽”非法營運

  哈市市民趙梁說,往年看不到這麼多“小黃帽”車,今年特別多,都在路上拉活兒。代步車,顧名思義應該是殘疾人用來代步的,現如今成了出租車的替補了。

  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代步車直接與正規的出租車形成競爭,破壞了運營秩序,產生了嚴重的不公平競爭,也給乘客的利益帶來嚴重的危害。交警表示,殘疾人代步車,只能私人使用,沒有運營資質,營運載客危害很大,因為沒有保險,萬一發生事故,傷者的合法權益將受到損害,因此市民應該選擇正規出租車乘坐。

  據了解,按照現在交管系統的執法流程,各個區交警隊與哈市交通運輸管理局都有管理道路車輛的權利,但是從職能劃分上來說,交警隊有權摘除代步車輛的違規棚燈,調取車輛號牌信息,卻無權對它們非法運營的行為做出處罰。交通運輸管理局雖然可以查處非法運營車輛,卻不能根據舉報直接調取車輛位置與號牌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小黃帽”找到了一條可以自由穿梭的通道。就算是多個部門聯合行動,把“小黃帽”抓個正著,一些司機就拿出一個殘疾證,想盡辦法應付檢查。

  執法人員也表示,由於殘疾人是個特殊的群體,工作選擇有局限。們在執法過程中,往往考慮到他們的特殊性,所以對他們是有一些照顧的,大都選擇引導、教育,把罰款扣車做為最後的手段。但現在很多健全人也在私家車上安裝一個寫有“殘聯”或“代步”字樣的棚燈,魚目混珠。

  在剛剛結束的哈市交通運輸行業安全工作會議上,哈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哈市將嚴打包括港田摩的、殘疾人代步車等在內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