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電力,行走在時光中(群力地區:徐金鳳)
2013-03-04 13:29: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段情,有一首歌,在生命中走過的每一個腳步都有一個故事,在不經意間回首,那些燦爛的笑容,那些溫柔的面龐,在生活中的滄桑巨變中,都成了一片片折疊的記憶,在淚水與歡笑中蔥蘢。電力公司的成長日記就猶如人的生命足跡,在人民的生活中、社會的發展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應用於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電的發現與應用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1881年愛迪生在紐約建立火力發電廠,開始供應電燈用電;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制成世界第一臺大功率發電機;1879年,愛迪生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使電走進了千家萬戶。

  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總督府安裝了第一臺發電機,開始了中國電燈取代油燈的時代。我出生在80年代末,童年時光是在鄉村度過的。那時候對電力的概念就是能使電燈泡發光,比蠟燭光照度強上好多倍。家裡有一臺14英寸的小電視,每天晚上小伙伴們都按時等在電視前看大風車,但大多時候都因為電壓太低不能看,小朋友們總是很無奈。鄉村的家庭基本沒有像電飯煲之類的現代化家用電器,每戶都依賴秸稈做飯取暖,而且當時電力供應還不是很穩定,經常停電;記憶中的電線杆是用水泥澆築的成長方體形狀,斜立在自每戶房子後面,舊式的電表安裝在柱子的上端。我們不能不承認,那個時代的電力企業還不是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給百姓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時代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的變遷,電力企業也在不斷的改革發展中熠熠生輝!電力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形成了目前堅強穩定的電網結構體系。近年,為了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依照『十二五』發展目標向更長遠、更先進、更優質的方向邁進,電業局對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進行了全面而系統改造和建設。更換了城鎮及鄉村裡陳舊的輸配電設備,擴建了發電廠,改進昇級了電能計量裝置;高度重視優質服務工作,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追求服務品質、取得了顯著成效。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每戶的用電量明顯提高,家裡都購置了常用的電器,因而,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就比較高,不允許有電壓波動和頻率閃變。電業局增強了對電網的建設、電網運行及供電服務的支持力度;我從鄉村的田野旁經過可以看見近年新增了許多高壓輸電鐵塔,新建設的變電站、配電線路及電杆。供電企業對電力建設的投入直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了百姓生活。有了電,我們感覺溫暖了!

責任編輯:李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