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群體雷鋒』好榜樣——黑河好八連官兵16年如一日傳承雷鋒精神
2013-03-05 22:13: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兵 廖益生 張文建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5日訊(王兵 廖益生 張文建 記者印蕾)“雷鋒就在我的身邊,給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他的名字叫黑河好八連!”這是黑河小學學生李春峰在日記中寫下的文字。十六年來,黑河好八連一直以雷鋒為榜樣,積極開展扶老助殘、便民利民等社會實踐活動,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之為“群體雷鋒”。

黑河好八連戰士與老人談心。資料圖

  愛心匯聚扶老助困

  黑河小學學生李春峰,父親常年臥病在床,全靠母親撿破爛供他上學。李春峰有了輟學的念頭,他曾在日記裡寫道:“我想上學,可父母的一聲聲嘆息讓我心疼!”2010年10月份,時任黑河好八連指導員的董亮得知李春峰的情況後,邀請他來到連隊過周末。看到李春峰學習成績優異,卻連個像樣的文具盒也不捨得買,身上的衣服非常單薄。大家紛紛捐款,用募集的2000餘元為小春峰購買了食品、棉衣棉褲、學習用品等。連隊的學雷鋒小組從此和李春峰結成了幫扶對子,不僅資助他上學的費用,幾個大學生士兵還幫他復習功課。

  家住黑河市花園街六委的住戶徐雙興夫婦無兒無女,年邁體弱,生活困難。連隊官兵十多年如一日,為他家擔水劈柴、買糧買煤,逢年過節還把包好的餃子給老人送去。老人過生日,官兵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送上生日蛋糕,為他們祝福。每換一批官兵都要組織“愛心交接”,戰士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對老人孝心卻始終如故,官兵也被譽為“孤寡老人的兵孝子”。

  16年來,連隊官兵熱心公益事業,累計向貧困群眾捐款10多萬元,常年照顧5名孤寡老人,搶救了22名落水群眾,義務獻血6萬多毫昇,幫助13名貧困學生重返課堂、3名大學生完成學業,扶持4個貧困戶發展大棚種植、網箱養魚等特色產業。

黑河好八連戰士與老人一起包餃子。資料圖

  搶險救災愛民情懷

  在連隊的連史館,有這樣一張照片:畫面上官兵正在奮力搶收水稻,臉上曬得?黑,汗珠直往下淌。

  連長張書輝介紹說,2012年10月,黑河地區頻降雨雪,種糧大戶冷文德種植的500畝水稻出現大面積倒伏,只能靠人工收割。可農忙季節,到哪裡去找那麼多人手啊,冷文德一時犯了難。在鎮領導幫助下他向黑河軍分區求助。軍分區黨委研究後命令黑河好八連官兵擔綱主力火速馳援。經連續兩天奮戰,收割水稻450餘畝,基本完成了搶收任務。戰士們一個個手上起了泡,鞋子打了洞。

  連隊指導員趙維軍給記者回憶了另一次搶險的故事,2010年9月,黑河市連降暴雨,三道灣子金礦污水溝出現險情,300多萬立方米含有毒金屬的尾礦污水一旦外泄,不僅會毀滅30平方公裡濕地、10萬畝良田,還會流入界江黑龍江。連隊接到上級命令,火速趕到現場。當時,污水就要漫過600米長的堤壩。情況危急下,戰士們紛紛脫掉雨衣,爭先恐後地搬運石塊、加高堤壩,一連乾了五天五夜,先後構築了6段防洪堤壩,以頑強的作風、驚人的毅力和武警、森警、民兵共同完成了抗洪搶險任務,受到黑河市委、市政府的通報嘉獎。

  16年來,連隊共出動兵力3000餘人次,車輛200多臺次參與搶險救災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附近居民住戶發生火災、江邊船廠失火,濱南林場撲火救災、大黑河島國際貿易洽談會安保、抗擊雪災、洪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連隊官兵都是最先趕到,展開救援。

  千萬個雷鋒在成長

  2011年8月的一個凌晨,一陣急促的哨聲打破了午夜的沈寂,八連官兵火速集合,指導員趙維軍緊急動員,簡短而激昂話語中重復最多的只有兩個字——救人!

  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當夜收治了一名17歲男孩,在車禍中他遭受重創,導致肝體破裂,生命危在旦夕。與此同時黑河市第二人民醫院一名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也在急切等待救援。兩人同屬A型血,一時間血站告急。黑河市中心血站緊急調撥了A型血漿,但距離手術安全底線還有很大缺口。而後,采血車連夜開進黑河好八連采集官兵血漿。檢驗後,只有十幾名戰士血型與之吻合,每人都獻了400毫昇,但血還是不夠。“抽我的!”“抽我的”,戰士們爭相挽起了袖子再次獻血,在場的醫生和護士眼中都含滿了淚水……第二天早晨,兩名患者病情穩定,脫離生命危險。黑河市中心血站張國軍主任激動地說:“多虧了人民子弟兵,纔有了這次成功救援。”

  2010年,黑河市開展衛生城市月活動,連隊主動請纓,承擔了通江路300米最艱巨的垃圾清理任務。原八連連長、該團團長裴樹軍身先士卒,和官兵一起冒酷暑頂烈日,手搬肩挑,連續乾了2天,共清理垃圾156立方米,平整面積600平方米,受到駐地群眾的高度贊揚。

  16年來,黑河好八連先後被軍區評為學雷鋒學蘇寧學習成纔標兵單位、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基層建設標兵單位、軍事訓練標兵連,連續15年被省軍區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10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