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訊 機場、大型酒店等一些公共場所衛生間配備衛生紙,本是一件便民措施,卻有很多人不注意節約,用來擦手、擦鞋,更有甚者將其『扯』進了自己的包裡……昨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公共場所就發現,衛生紙的使用普遍存在浪費現象。
一家中型飯店平均每天用十多卷紙
記者首先來到了新華路附近的一家火鍋店,酒店老板說,他們為顧客提供兩種紙,餐巾紙和洗手間用紙。因為顧客較多,餐桌上的餐巾紙用量很大,有的人一拽三四張一起用,有的沒用完就扔掉了。洗手間平均每天要用掉十多卷紙,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浪費的。
記者在太平路附近一家快餐店的衛生間觀察發現,除了自己帶紙來上廁所的市民外,那些上衛生間的人幾乎無一例外地每次取紙都在1米以上。洗手後他們又拽出一大截。
『免費』之後常常『命運』堪懮
有人專門做過測算,生產1噸衛生紙需要耗用100噸水和4噸木材,一次如廁本應使用20厘米至30厘米的衛生紙,但偏有人一次拽出七八十厘米甚至更長。衛生紙浪費問題,在很多人看來也許是件小事,可正是這樣的小事白白浪費了資源,也給個人的道德素質打了折扣。
『為了避免浪費,我們在衛生紙上方設置了溫馨提示牌。』一家快餐店負責人說,他還讓清理衛生間的工作人員及時提醒浪費衛生紙的顧客,不要因為一張紙失掉公德心。
免費衛生紙是一張公德『試紙』
經常帶團出游的旅行社工作人員王晴說,旅游觀光時,一旦內急,卻發現隨身沒帶手紙的游客大有人在,而每當這個時候,公共場所的免費廁紙則給他們『救了急』。這事兒雖然不大,卻著實暖了人心,甚至從某個角度而言,能讓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記者采訪的多名學者都認為,杜絕公共場所衛生紙浪費現象,需要時間來『醫治』,就像公園剛剛免費開放時,綠地草坪常常遭人踐踏一樣,而現在這種現象少了很多。他說,作為一項便民的公共服務,不能因噎廢食,建議加強教育引導,喚起人們的公德心和節約意識,珍惜免費廁紙從每個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