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通過食品安全條例 冰城食品小作坊忙趕考
2013-03-20 09:48:53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溫婧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訊 《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不久前在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該《條例》規定,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須取得質監部門發放的小作坊生產核准證後,纔能辦理工商登記,從事食品生產加工。

 

黑龍江通過食品安全條例,冰城食品小作坊忙趕考 。(資料圖)

  看似簡單的規定,讓哈爾濱市3091家小作坊面臨存亡考驗。這張生產核准證,關乎千家萬戶的食品安全。

  小作坊多年“放養”

  據市質監部門統計,我市目前共有食品小作坊3091家。其中,72%為常年生產,如小酒坊、豆腐坊、糕點房等;13%為季節性生產,如加工粉條、咸菜制品等小作坊;另外15%為間歇性生產。

  “其實,這3091家的數量也是最近纔統計出來的”,相關負責人透露說,多年來,我市的食品小作坊一直被“放養”——對其管理可以用“空白”兩個字來形容。

  據了解, 2009年以前,能作為小作坊“合格”的憑證只有衛生部門發放的一張“衛生許可證”。而“衛生許可證”的申請也無相關部門來強制,一切看上去全靠小作坊業主的“心情”。恰是這張申請也可、不申請也可的“衛生許可證”,多年來一直充當我市小作坊生產是否符合標准的“界限”。就是這樣一個對保障食品安全作用不甚明顯的“衛生許可”,在全市小作坊中的擁有比例也很小。

  2009年,小作坊管理職能劃歸質監部門後,該部門也只是通過定期檢查,或接到市民投訴等情況時對小作坊進行管理。管理依據基本是根據《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再就是檢查人員的業務常識。

  首批“趕考”名單確定

  食品加工原材料質量不能保證,加工場所衛生不達標……這些不爭的事實,讓“放養”的小作坊嚴重威脅哈爾濱市食品安全。為此,經過3年准備最終出臺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對小作坊的生產細節、廠房要求等都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生產核准證”成了新的“界限”。“對不持此證的小作坊,我們終於可以底氣充足地依法取締了。”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說。

  《條例》規定,市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准予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條例》還提出,制定目錄應當優先列入傳統性、區域性的食品。據此,我市正根據3091家小作坊的實際情況,搭建適合本地小作坊實際情況的“圍欄”——《小作坊核准證發放細則》已制定,第一批准備接受核准的小作坊目錄也已確定,現均已獲得市政府的批准,核准人員培訓等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中。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恰逢國家大部制改革,有關小作坊管理職能劃歸的部門還在確定中。此次對小作坊的核准工作將由哪個職能部門負責也有待確定。

  只能生產17類食品

  據了解,《食品安全法》規定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管理的食品共28大類,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等。但省質監部門給我市提出的指導意見中,小作坊能獲得審批生產的只有17類,乳制品、啤酒等食品因生產環節要求很高,所以不建議核准小作坊生產。為提高安全系數,我市已打算對這一要求進一步縮緊,小作坊食品生產種類可能減至12種左右。

  “洗白”,有盼也有怕

  多年無證無照的小作坊業主,一直被視為“黑戶”,面對《條例》和即將到來的《細則》,他們似乎很矛盾。加工糕點的張師傅乾這行已經很多年了,雖然糕點做得不錯,但是一直擔驚受怕。“現在就盼著趕緊辦下‘生產核准證’,然後辦營業執照,那樣咱就不是黑加工點了”,他說。

  但像張師傅這樣想的業主並不多。大部分業主很害怕這“洗白”過程中的“痛”——不達到核准生產標准就面臨著被淘汰。

  小作坊可生產的17類食品

  糧食加工品類食用植物油

  調味料產品類肉制品類

  方便食品類餅乾類

  膨化食品蔬菜制品類

  水果制品類蛋制品類

  水產加工品淀粉制品

  糕點類豆制品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類

  蜂產品其他食品類

責任編輯:李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