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記者昨天從哈爾濱市公安交管局了解到,為有效緩解中心區域重點校區上下學期間的交通流量超飽和、爭搶違停等交通問題,哈爾濱市交警部門調動百名警力,即將對南崗、道裡中心區20處重點中小學校周邊推出“一車三生可借用公交車道”和“違停車號校園公示”兩項超常規措施,引導和規范市民文明接送學生。

緩解中心區域交通壓力,家長拼車接孩子或可走公交專用道。(資料圖)
“違停公示”擬於近期推出
哈爾濱市交管局秩序處停車場管理科科長夏強說,“一車三生”就是通過校方協調,鼓勵家長順時順路一車接送三名學生,交替進行,並在部分時間、路段部分放開公交車道,供此類車輛臨時通行。目前,交警正在對如何界定接送學生車輛進行研究,以盡量減少對公交車輛運行的影響。
此外,“校區違停車號校園公示”近期將在各重點中小學校推出,交警部門在學校周邊抓拍或取締違法停車的接送學生車輛後,將車號提供給校方,通過校園內的公示板、宣傳欄和LED顯示屏幕進行公示,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督導學生家長文明停車。校方也可對多次違停的家長進行約談,以達到教育引導的目的。
學校“錯門”放學可緩解擁堵
據交警部門介紹,目前已加派警力對20處重點校區進行管控,使用抓拍設備對違停車輛進行移動攝錄和處罰,引導接送學生的車輛遠距離停放。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學校幾乎都在不同位置方向,設有兩個或多個可供出入校園的通道,在放學高峰期間通過合理安排,有序組織學生使用多條通道出入校園,是對校園周邊交通壓力的有效分散。
以南崗區工大附中為例,在沒有警力管控的情況下,學校門前的違停車輛都在三排以上,而距離校園僅有兩三百米的公司街到工程師街一段的臨時停車點卻無人問津;此外,學校設在工程師街上的側門如果放學時開通,可有效分流正門的交通壓力。
校園配套停車場急需增加
按照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過程中,必須興建停車場滿足接送學生車輛的停車需求,《哈爾濱市建設項目配建停車場(庫)和公共停車場(庫)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指出,各類大、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等區域必須設置服務於社會的公共停車場(庫),要求幼兒園每100名師生擁有2—3個停車泊位,小學及普通中學每100名師生擁有1.5—3個停車泊位,重點中學每100名師生擁有2—3個停車泊位;幼兒園必建的公共停車場(庫)泊位數不少於50個,中小學不少於100個,大學、成人教育類院校不少於300個。
目前,哈爾濱市校園周邊停車泊位明顯不足,僅繼紅校旁邊建成的霽虹廣場停車場緩解了該校停車難的問題,成為典型的成功樣本。而馬家溝小學和愛建幼兒園的地下停車場正在建設中,預計新增的泊位將大大緩解其停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