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訊 21日上午,53歲的侯先生和妻子來到哈爾濱市殯葬管理所殯葬服務調度中心,給自己的父母申請海葬代撒業務。3月18日哈爾濱市海葬活動開始報名以來,已有35位逝者的家屬到民政部門報名。清明節前後哈爾濱市將在大連出海舉行兩次海葬活動。

逝者家屬送別親人。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老人的最大心願是海葬
“我父母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過世後能像周總理一樣舉行海葬,魂歸大海。”侯先生說,父母去世多年骨灰一直寄存在殯儀館沒有正式安葬。
“前幾天聽說哈爾濱今年推出兩次海葬活動,同時又有代撒骨灰業務,我們全家人很高興,終於可以幫父母完成遺願了。”侯先生說,海葬很環保,讓親人回歸大自然,這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以後看到大海就像看到親人的音容笑貌了。因為自己有嚴重的暈船癥,只好前來辦理骨灰代撒業務,希望殯葬工作人員能夠幫他完成父母的心願。
35位逝者家屬報名
哈爾濱市舉行海葬活動的消息發布後,截至21日,已有35位逝者的71名家屬報名參加海葬。殯葬服務熱線963913每天響個不停,平均一天有五六十名市民諮詢,19日最多,有近百個諮詢電話。目前,第九次海葬報名名額已滿,這個月底將有14個家庭的37名親屬赴大連送別19位逝去親人。第十次海葬有11個家庭的24名親屬報名,為他們的16位逝去親人選擇這種方式告別。
哈爾濱市殯葬服務調度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求海葬的大部分是逝者生前的遺願,有的還留有遺書。申請報名的除了一些知識分子家庭外,還有一部分是沒有兄弟姐妹的年邁老人或者家庭比較困難的人,他們一致認為海葬既環保又可以寄托哀思。
每年舉行兩次海葬
據介紹,海葬首先將逝者骨灰連同花瓣一起裝入可降解的環保罐內。當船抵達遼寧省海洋局指定的骨灰投撒地點後,伴隨3聲鳴笛和鞭炮聲,家屬們慢慢地將裝有逝者骨灰的骨灰罐伴隨花瓣拋入大海。
哈爾濱市若利用哈爾濱至大連的交通快捷優勢適度推廣海葬,可為哈爾濱市節省不少土地資源。去年哈爾濱市共火化遺體25000多具,按目前規定1畝土地建300座墓穴計算,要佔用80多畝土地。相比樹葬、草坪葬等,海葬費用最低。哈爾濱市目前海葬費用為3000元,含兩位參加海葬儀式家屬的費用,此外每增加一人加收600元(直系親屬);代撒骨灰業務收費為800元。這些費用包括哈爾濱大連兩地交通、出海乘船、鮮花和早餐等。
海葬生態環保
今年是哈爾濱市連續第五年舉行海葬。殯葬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後每年將舉行兩次,每年3月至4月據大連氣象情況擇日出海。
今年兩次海葬時間定為3月30日和4月20日,屆時哈爾濱市殯葬管理部門和大連殯葬部門攜手,租用專用輪船根據指定路線出海,邀請逝者家屬代表在工作人員陪同下拋撒骨灰。
今年海葬報名時間截至4月6日,市民可撥打殯葬服務熱線963913進行諮詢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