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祭祀鼎上崗市民排隊使用 記者目擊市民文明祭祀
2013-03-24 07:33:5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宋佳怡 李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訊 近日,媒體聯合市民政局發起“文明節儉過清明”活動,引導市民采取文明節儉的方式祭祀,在全市范圍推廣街路文明祭祀鼎、社區文明焚燒桶。昨晚起,100個文明祭祀鼎、2000個文明焚燒桶正式上街“站崗”。

資料圖。

  昨晚,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在南崗區、道裡區走訪了文明祭祀鼎、焚燒桶使用情況,發現對於文明祭祀鼎和焚燒桶的再次返崗,市民都表示稱贊和認可,排隊燒紙,文明祭祀蔚然成風。市民們表示,這種方式最人性化,既給傳統習俗一個出口,又倡導了文明新風。

  祖孫三代環保祭祀

  昨天19時20分左右,工部街居民李大爺帶著3歲的小外孫,在女兒、女婿的陪伴下,來到工程街與工部街交叉口准備給去世多年的父母燒紙。 “我們一家人是看了今天的新晚報後,按照鼎的分布點找來的。”到現場李大爺一家纔發現原來還有兩戶居民比他們來得還早,老人也“得空”一邊排隊,一邊告訴記者,“從家出門徒步不到5分鍾就找到了祭祀鼎,今年加了不少大鼎,燒紙祭祀就更方便了,這方便都到了家門口,看誰還好意思給城市抹‘黑臉’!”

  “我們是19點准時抬鼎上崗的。可一來發現,已經有居民在街口等著大鼎呢!”工程社區工作人員劉麗告訴記者。

  開車尋鼎只為文明

  昨天20時左右,記者來到南崗區交通街與河溝街交叉口,看到有五六戶居民正有序地排隊,准備使用祭祀鼎燒紙。

  一輛小轎車在旁邊停了下來,一位年輕的女士搖下車窗問正在值班的花園社區黨委書記王玉琴, “請問這是燒紙的指定地點嗎?”得到了王玉琴肯定的回答,她便把車開走了。過了30分鍾,這位女士帶著父母再次回來。她告訴記者: “我家不在這附近住,剛纔路過看到這種方式,覺得特別環保,我父母有清明燒紙的習慣,我就回家帶他們來了。父母也支持繞遠尋鼎,既然政府都為我們老百姓考慮得這麼周到,誰能放著文明方式不用啊!”

  市民熱頂力邀大鼎

  昨天21時10分,記者來到南崗區海關街文明祭祀鼎擺放點,花園社區主任馬新華正戴著厚厚的膠皮手套清理鼎中的紙灰。“清明期間,每天都得收個幾袋子。”馬主任一邊用水澆滅鼎中的火星,一邊將紙灰攏成一團,再裝袋放到垃圾站。從昨天起,社區的工作人員又要開始加班了,每晚輪流值班,看守大鼎。

  “大鼎在居民心目中,位置是越來越高了。去年清明節時,還有人抱懷疑態度。可今年元宵節剛過,就有居民來社區打聽,今年清明節大鼎是不是還得上崗?”馬主任表示,現在居民是越來越“認”大鼎了,都表示啥時大鼎上崗.他們再出來燒紙。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