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訊 西林吉林業局前哨林場發展生態旅游,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集中有限的資金、技術、人力,通過規模化、集約化,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發展和民生問題,逐步實現強場富民目標。
這個林場在發展生態旅游上圍繞林場轉型昇級這一戰略任務不放松,以林藝展品開發為切入點,不斷大膽探索和實踐。他們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抽調4名有藝術愛好的機關乾部,利用冬季原條生產剩餘樹根和不成材的樹瘤制作根雕、樹雕工藝品38件,利用樹木生長出的樹雞子(學名:多孔菌)制作雕刻工藝品310件。並建立起《前哨林場工藝品展覽室》,展出各類藝術品1000件,對外展示新時期林業工人的新風貌。去年來林場參觀的游客達到了3400人,直接經濟收入達30餘萬元。
林下旅游開發上進行創新。為了加大旅游景點建設,增加旅游收入,去年按照該縣建設萬畝野生藍莓人工撫育基地要求,在萬畝基地中心位置利用自然取土坑修建了一處佔地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林下休閑度假區,度假區內建蓄水池,劃分為垂釣區和游泳區,鋪設沙灘2000平方米。為把游客留下來,玩得盡興,還建起了一棟木制別墅供游人居住,以此吸引游客觀光旅游的興趣,預計在2014年整個工程將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
生態環保養殖上大膽嘗試。林場職工張守財等三戶職工,科學利用天然水池發展冷水魚養殖項目,一舉成功。共投放鯽魚苗800尾,柳根魚200餘斤,四個月的養殖時間鯽魚單尾重量都達到1斤左右,總產量達到1000餘斤。生產出的冷水魚在垂釣食用後,得到了廣大游人的青睞,效益十分可觀,此項目僅養殖戶當年即增收14000餘元,同時為林場廣大林蛙養殖戶開創了一條新的創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