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哈爾濱是一座內陸城市,這座與海無緣的城市,有人為自己或為親人選擇海葬,在生命的終結,與海親密接觸。近日,記者接觸報名參加海葬的家庭、海葬活動組織者,傾聽選擇海葬者的故事。
(照片為市殯葬事務管理所提供)
老人遺願:恩愛父母永存大海
楊大哥的父母一起生活了近60年,前年父親去世前留下遺囑:喜歡大海,死後一定要把自己葬到海裡。與丈夫恩愛了一生的母親去年辭世前,再三囑咐不要與丈夫分開。
為完成父母的心願,楊大哥一家8口人報名參加了海葬活動,他們乘船到達指定海域後,兄弟三人將帶去的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大花盤投入大海,花盤浮在海面上,家人一起將父母骨灰撒在了花盤上,花盤載著父母的骨灰漂向遠方,家人默默相送……
音樂、藍天、碧海和五顏六色的鮮花,一家人覺得父母離開得如此浪漫而完美,他們心裡也很溫暖。
據了解,遵從老人遺願進行海葬,這種教心選擇佔我市海葬家庭中的大多數。為了完成老人的遺願,兒女們都設計了有自家特色的送別儀式,希望老人在天堂能夠滿意。
回歸故裡:了卻鄉愁省去麻煩
70歲的劉明(化名)夫婦為去世多年的父母選擇海葬,是經過多年深思熟慮纔作出的決定。父母是當年闖關東輾轉來到哈爾濱的,父母去世後,骨灰寄存起來,每年劉明都要去祭拜,辦理寄存手續。
期間有七八年,劉明夫婦隨兒女去外地生活,父母的骨灰和交費成了最讓劉明牽掛的事,每年清明前後,他和老伴都得為此特意回來一趟。隨著年齡的增長,劉明看著兒女忙於生計,今後誰來祭拜都可能是個問題。於是夫婦倆商量後決定,父母小時候在海邊長大,年老後也對大海念念不忘,鄉愁始終剪不斷。乾脆把父母的骨灰撒向大海,讓父母回歸故裡。夫婦倆同時決定自己百年之後也要海葬,既陪伴了父母,又省去孩子們每年特意回哈爾濱祭拜的煩惱。
老人把想法告訴兒女後,一開始兒女有些想不通,以為老人對自己不滿,再三保證一定按時祭拜,絕不偷懶。多次溝通後,兒女纔體諒了老人的苦心。在孩子們的陪同下,老劉夫婦平靜地把父母的骨灰撒進大海。
美麗著來,美麗著走
50歲的曲女士在辦理業務的人群中顯得格外懮傷,她是為女兒辦理海葬手續的。
女兒聰明伶俐,可不幸13歲時就因重病離母親而去。曲女士傷心欲絕。女兒生前非常喜歡大海,總說那裡太美了,可由於身體條件不允許,女兒只去過一次海邊,從海邊回來後,她在床頭掛了一幅大海的畫,津津有味地欣賞。臨走前,孩子說,媽媽,大海真美啊!
孩子走了多年,曲女士夫婦最終決定,女兒那麼美麗,她的離開也該是美麗的,應該把孩子送到她最喜歡的大海裡。由於擔心自己承受不了親自送行的場面,曲女士委托工作人員代撒女兒骨灰,讓女兒詩一般地離開,讓她與美麗的大海做伴,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