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可報銷針灸和治療性推拿
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將在我省全民醫保體系中得以充分發揮:所有參合縣提高新農合中醫藥報銷比例;所有參合縣將針灸和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按照省級新農合報銷目錄,各市(地)應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報銷范圍;將定點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中藥制劑、針灸及診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治療技術按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按照基本藥物制度的要求,各縣(市、區)要為所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必要的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品種。
5個社區全科醫生中至少有一個中醫
在中醫人員配置上,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在核定的事業編制總量內,確定不少於2名編制用於中醫(含中藥)專業技術人員。
在人纔培養上,積極開展傳統中醫確有專長考核和師承教育,考試合格後允許參加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鼓勵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由省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的鄉村執業醫師考試。
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佔本機構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為此,各市地均開展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等培訓,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佔基層全科醫生的比例達到20%以上,佔基層中醫類別醫師比例達到50%以上。
鼓勵老中醫開診所和醫館
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對兒童、孕產婦、老年人和高血壓等患者運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進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點人群和慢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舉辦中醫醫療機構:鼓勵老中醫在基層開設中醫診所,符合條件的可以開設中醫館。鼓勵轄區零售藥店開辦中醫坐堂醫診所。
各地市將落實好價格、稅收、醫保定點、土地、重點學科建設、職稱評定等方面政策,對各類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給予優先支持。
鄉村醫生可用自采自種草藥
為加強中藥使用管理,各地市將指導基層醫務人員合理使用中成藥。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允許鄉村中醫藥技術人員自采、自種、自用民間習用中草藥。
同時,要嚴格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藥飲片采購程序,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審核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企業資質,嚴禁假劣中藥進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個體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