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打造『數字化排水系統』 有效縮短排澇時間
2013-03-27 09:24:4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立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 今年汛期前,哈市打造一套信息采集、應急方案及長期根治內澇“病灶”的數字化排水系統,將有效縮短內澇區排澇時間。

   建排水設施地理信息資料庫

  目前,市排水公司已對其轄區內的1230公裡排水管線、20676個雨水井和28095個檢查井進行了摸底調查,這些管線、檢查井的具體位置、尺寸大小、運行狀況等基礎數據將全部被記錄在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內,該系統將是我市以後改造排水設施的基礎資料庫。

  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投用後,地下排水管線一旦發生險情或阻塞積水,工作人員即可操作電腦調取基礎資料庫的管網信息,確定具體位置,制定搶險方案。

   視頻監控快速鎖定內澇區

  在市排水公司的會議室內,由9個42寸顯示器組成的大屏幕正在進行調試。原來人工先采集內澇現場信息,再逐級匯報最終形成應急方案的“原始方式”將成為歷史。

  市排水公司現已采購了10臺視頻監控探頭,將分別安裝在10臺排澇搶險車輛上。中雨後,這10臺車輛將在內澇區采集現場信息,通過3G信號,實時傳回市排水公司的視頻屏幕上,為第一時間制定應急排澇方案提供現場依據。

   “雨洪模型”放大內澇區“病灶”

  排水視頻監控系統是為內澇區排澇提供應急預案的基礎,而雨洪模型系統則能給內澇區“病灶”提供長遠的根治依據。

  據了解,雨水、排水井的數量和位置,地下排水管網的管徑和結構,蓄水池的容量大小以及排水泵站的排澇能力都是影響內澇區排澇時間的主要因素。雨洪模型系統投用後,可將內澇區的“病灶”等比例“放大”,通過模型和數據直觀地反映出來,為長期根治內澇區提供依據。

  該系統能提高我市洪澇災害預報預警和防汛搶險能力,對城市積水提前預報和預警,最大限度地避免災害發生。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