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龍江28歲IT男智商高達148 考入世界頂級高智商俱樂部
2013-03-27 10:23:5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皙寅本報記者王鐵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 正常人的智商在90到110左右,他們的智商均達148以上;他們的身上印著“聰明人的標簽”,是人們眼中的“天纔”——世界頂級高智商俱樂部“門薩”俱樂部,在中國大陸僅有200餘名會員,主要集中在京滬廣等大城市,黑龍江會員僅有一名。

  什麼人能“入會”門薩?他們的智商與情商成正比嗎?近日,記者采訪到了我省唯一的門薩會員——門薩中國第87號注冊的哈爾濱籍會員趙光琦,探秘他與門薩的故事。

  與門薩結緣,最早在學生時代,那時他“上課不做筆記、不寫作業,靠好記性,考前背背書就能過關”,還特喜歡玩智力游戲,尤其是“數獨”。玩家根據9×9宮格內的已知數字,推理出其它空格的數字,謎題只有唯一答案,光琦總是在同學面前用最短的時間填出所有數字。後來,他從網絡上認識了門薩,心血來潮地試過丹麥門薩的免費模擬題,測試結果智商135,感覺不夠入門標准,這事兒就撂下了。

門薩年會上使用的門薩幣

  畢業後,他簽約IT行業做售前工程師,待遇豐厚,3年下來有所成就,卻萌生了跳槽轉行的念頭,“比起技術工作,銷售更考驗人,有挑戰性”。家人極力反對,為了說服他們,也為了證明自己從小到大究竟是耍小聰明還是有真智慧,門薩考試被他拿來與媽媽做賭約,賭注是對工作的選擇權。

  2011年10月,在清華大學的一間密閉教室,3人監考,20分鍾限時完成45道圖形邏輯題,最難的選項8選1。一個月後,光琦收到了一封來自門薩總部的電子郵件,祝賀他成為門薩中國第87號會員,是黑龍江唯一一名門薩會員。

  24日上午,記者見到了趙光琦。他今年28歲,小平頭、黑框眼鏡。畢業於國內某著名理工大學,現供職一家世界500強的的企業,任銷售經理。

  打賭跳槽IT男成了門薩會員

  去年6月,門薩中國首屆年會,趙光琦從哈爾濱乘飛機直奔上海。一進會館大門,先領張二維碼卡片和一定數量的門薩幣。幾十人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戲,通過識別器掃描二維碼卡上的藏頭詩,對上暗語即確定隊友。接著進入智力大通關,4道關卡謎題各有一個數字答案,將其排列組合得到一組密碼。游戲難度著實不小,一向手到擒來的光琦,當看見熟悉的數獨配上了字母填空,也不禁抓耳撓腮。在團隊智慧下,密碼箱被一一解鎖,裡面豐厚的門薩幣各歸其主。他又帶上“獎金”來到棋牌競賽區,以色列麻將、三國殺、冷戰熱斗、達芬奇密碼等桌游,酣戰淋漓,較量的不僅是牌技更是演技,游戲中大家身份亦正亦邪,依靠推理鎖定對手,即使老玩家也難免看走眼。光琦用贏來的門薩幣,通過獎品競拍兌換到一個ATM機儲蓄盒。

  次日,門薩會員應邀挑戰當下熱門游戲“密室逃脫”的社會玩家,主題是“解救美人魚”,地點設定在商場內,兩組人馬分頭尋找。線索或在電梯間,或在垃圾桶旁,環環相扣。如“無臉魚”的提示是到4樓找到1個沒有頭的模特;手裡拿著寫滿雜七雜八漢字的紙條,比對地面上圓圈的留白處而得到通關密語。最終,門薩隊第一個成功救出被困密室中的女模特。

  光琦說,一連兩天都在玩游戲,在普通人看來也許是種煎熬,有人因不懂而無法理解門薩會員的行為,可自己很享受這種智力上的衝浪,身心得到極大的愉悅。

  與一般企業、團體的年會不同,門薩年會上不是吃吃喝喝、聯誼狂歡,而是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PK智商的盛宴。


會員們在一起玩以色列麻將

  門薩年會:智商PK的盛宴

  一群多纔風趣的年輕人

  趙光琦說,入會一年以來,他通過所接觸到的門薩中國成員,發現他們身上有個共同的特質——年輕有為,80後、90後佔全體會員的比例達80%,會員紮堆在京滬廣等大城市。他們大多很有纔,職業分布廣泛,多為私營企業主、大型外企與國企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金融、地產、IT、國貿、媒體、律師等,都是各領域的中堅力量。

  領悟力強、上手快,熱衷交流和挑戰,喜歡創造性工作,經常不按常理出牌,是門薩會員身上的標簽。女會員徐崎辭掉工作,當起背包客周游中國;北京的李昂達畢業即創業,放棄令人羡慕的外企高收入;“比我聰明的沒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沒我聰明”,網絡紅人、中國門薩主席楊冰陽,還是知名情感作家。

  光琦說,其實我們也是普通人,只不過智商過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表現出與眾不同——門薩裡“牛人”很多:3秒記住人的相貌和職業,腦海裡就能繪出一張人力資源脈絡網的“獵頭”;對語言有極高的敏感度,會脫口說5、6門外語的“怪纔”;因14歲考入大學,苦惱在學校找不到同齡女友的“小神童”;甚至還有“搜狗拼音輸入法”首任產品經理……和他們比起來,趙光琦笑著說:“我也就能胸口碎大石了!”

  工作出色,生活也有品質,門薩會員從不疲於奔命,而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光琦告訴記者,這群人平常都很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與生活品味。平日,群裡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出來玩吧!”“在哪?”“走起!”而大家經常小聚的形式,其實很簡單:飲茶、閑聊與旅游。

  門薩於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經國際認證,大陸現有會員200餘人。

紀念門薩年會的蛋糕

  你會是下一個門薩嗎?

  對多數人來說,參加門薩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心智予以一種激勵,最終能在平等的交流中獲得樂趣與提高心智,至於“聰明人的標簽”在現實當中已沒那麼重要。門薩會員相信,聰明人的思維和行為與常人不同,他們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加入門薩,就是為了尋求同伴,去除“寒氣”。在這裡,不用再擔心別人聽不懂你的話,就是講個冷笑話,大家也能明白笑點;交際圈也變大了,有人從中找到了生意伙伴,還有人收獲了愛情。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下,世俗遵循中庸之道,大智慧常被定義為“大智若愚”與“難得糊涂”,對於聰明人的出位,往往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喜歡自我表現被一些人理解為不合群、不穩重。趙光琦說,門薩會員一般都能很快參透規律,使得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所以經常招人妒忌,在公司同事之間、上下級關系中處的位置很敏感。他認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游戲規則是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現在做銷售深有體會,要懂得掌握好自己和客戶交流的節奏,靠的多是你的情商。”

  對於網上有將門薩神化的言論,趙光琦說,它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必太在意,中國人口總數與黃種人較高的平均智商,預示著未來門薩會員人數將迅速增長。

  門薩在中國,從報名考試不設身份和文化門檻,到AA制吃飯聊天,分享彼此的成功,這種平等理念讓門薩顯得比較單純。拿交女友的標准來說,趙光琦也是把聰明擺在了第一位。

  Mensa,是拉丁語中的圓桌,其寓意是成員間平等地坐在一起。門薩是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1946年成立於英國牛津,是專為高智商人建立的國際社團,入門考試通過率僅2%,兩次不過終身禁考。擁有11萬名會員,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門薩除了為會員提供一個充滿刺激的智力交流論壇外,還將最具挑戰的智力題目出版成冊,熱銷歐美。目前,門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最權威的高智商俱樂部。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