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中國式英語』倫敦遇尷尬 聽不懂英國人說什麼
2013-03-27 12:22:5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 在英國課堂上,他們犀利指出英國老師的語法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卻遭遇無法與人溝通的困境。書本教育與實際應用的巨大差異讓他們認識到,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英美受訓後歸國的平房區4名英語教師,正在做出一系列改變。

  國外頭三天無法與人交流

  平房區24中英語教師於立娟是在英國倫敦的一所中學進行的培訓。上課時,英國老師講了一個關於時態的問題。於立娟基於自己的所學判斷:這個語法有問題。但她沒好意思當即說出來。下課後,於立娟還是忍不住向老師提出了疑問。老師一愣,說回去查一下。“第二天,他對我說‘你是對的’,並當著所有學生的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課堂上是語法大師,可到了現實生活中,這些英語老師全都變成“菜鳥”。

  張久峰到倫敦的第二天就差點走丟了。由於沒聽清報站,他錯過了自己該下的那站。直到車上只剩下一對年輕情侶,張久峰只好硬著頭皮向他們問路。可身為英語老師的他竟然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好在兩位英國年輕人非常熱心,把他送到了下車的站點。

  24中教導處副主任張曉東2010年曾到新西蘭培訓,“在國外的頭三天完全無法與人交流,在國內學的英語與實際交流中的英語差距太大。”

  給英語學習創造生活語境

  2009年1月到2013年2月,平房區先後選派了28名優秀英語教師遠赴新西蘭、英國、美國進行培訓。作為省重點的24中,在22名英語老師中,已經有10名有過出國培訓的經歷,在國外感受到的衝擊促使這些老師在教學上發生改變。

  因為有了“迷失倫敦”的經歷,張久峰回國後堅持用英語教學,還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電影片段,這樣的課程每周至少一次。上周,學生們看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去年在英國培訓的隋延艷更願意給學生們講一些英國人的生活細節,“以前我們常說英國人不願談自己的生活,聊天總是談天氣。可我寄宿的那家人非常熱情,他們會問及我的家庭和孩子,女主人還會主動跟我講起她和丈夫的浪漫史。”

  這些細微的改變,學生們已經感受到了。張久峰的學生鄭博說:“現在上課比以前有意思多了。”說到成績提高了沒有,鄭博說:“語感比以前好了,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可以‘蒙’得更准。”

  “由於高中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全方位學習國外的教學方法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在教完知識點後,傳授給學生一些實際應用的技巧,給英語的教學創造一個生活語境。”張曉東說。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