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近日隨機抽取200位公交、出租司機和私家車主進行了油改氣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六成以上私家車主看好“油改氣”。加氣站少、分布不合理等四大因素制約私家車“油改氣”。

六成私家車主看好“油改氣”
《哈爾濱市汽車使用清潔燃料管理辦法》於2009年頒布實施,允許機動車進行油改氣改裝,但哈市私家車油改氣和燃氣型私家車上路仍停留在書面上。目前,落戶的燃氣型車輛仍以公交車和少量出租車為主,燃氣型私家車基本沒有,更沒有油改氣的私家車前來辦理手續。在被調查的私家車主中,全部沒有進行油改氣。
調查顯示,私家車主對汽車油改氣關注度越來越高。有六成以上的私家車主了解、關注和看好油改氣,多數私家車主認可油改氣安全性但費用較高。另外,降低成本和更加環保,被私家車主所青睞。
四因素影響私家車“油改氣”
影響私家車“油改氣”主要有四大因素:加氣站過少、分布不合理,加氣比較難;改造費用過高,短時間難以收回投入;機動車油改氣後,車沒勁、加速反應慢;改裝後車輛年審難、投保理賠難。
比如有的私家車用車頻率少,改裝費每臺按6000元計算,100公裡省34元,要跑17000公裡左右纔能賺回來,車主認為不劃算。
近年,公交車不再冒黑煙。哈市車用壓縮天然氣的推廣從2009年1月先在公交行業開始,經過四年多的推廣運行,社會反響很好。但公交汽車改裝後修車頻率較改裝前增加2-3成,駕駛員均表示故障頻繁。
哈市完善加氣站布局
只需在車上安裝“氣用系統”,然後加氣,汽車就完成了油改氣。氣分液化氣和天然氣兩種,相比之下,天然氣動力更充足、更環保。但公交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都認為,加氣站配建不足、燃氣供給多靠汽運、缺失完善的管理系統是“油改氣”推廣緩慢的最大障礙。
車輛年檢和保險理賠困難也是掣肘“油改氣”的主因。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的,屬違法行為,車輛進行油改氣,改變了結構將被視為違法改裝車輛,不能通過年檢。車主需要先拆卸氣瓶進行年檢,然後再裝上。自己拆卸存在安全隱患,去專業公司拆卸費時又費錢。根據保險法有關規定,在保險期內,車輛改裝應及時書面通知保險公司。但目前大部分出租車油改氣後都沒有通知保險公司。
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哈市將在2015年建成CNG(壓縮天然氣)汽車加氣站45座,基本滿足全市油改氣汽車加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