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日訊 在中考衝刺階段,有的考生覺得在自己底子差,再怎麼復習也來不及了;有的考生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學習效果卻不佳;有的考生依然貪玩,沒有進入備考狀態。31日,哈三中心理教研組備課組長、國家級心理諮詢師馮素艷在公益報告會上,分析了考生出現上述四類心態的原因,並為家長指出對策。
馮素艷
考前四類心態各有對策
馮素艷將學生在中考前常見的心態分為四類:學習動機不強,自信心不足;任意無知,盲目樂觀;期望值高、壓力大,復習效果不佳;逃避現實,顧左右而言他。
學習動機不強,自信心不足的考生多是基礎差、底子薄,進入中考衝刺階段,覺得再怎麼復習也來不及。馮素艷建議這類考生不要輕易放棄,後期努力作用很大。她曾在哈三中南崗校區高一的八個班級做過調研,九成學生覺得中考前的三個月很關鍵,只要學習方法得當,成績提昇很快。
任意無知、盲目樂觀類考生還沒有進入備考狀態,得過且過不放棄玩的機會。家長要經常督促並施加適當的壓力。如果考生積極備考,中考成績可能會是他們初中四年來考得最好的一次。
第三類考生將中考看成是決定命運的重要時刻,以空前的緊張與努力面對這場考試,希望能超水平發揮。但有的考生壓力過大,成績反而不如從前。馮素艷建議降低壓力,以有效復習代替想要超常發揮的渴望。
還有一類考生在中考衝刺階段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早戀、沈湎游戲和網絡等。馮素艷表示,這是考生在考試壓力下逃避現實的表現,尊重孩子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前題。
緊跟老師勤於提問
中考是一場總分戰,馮老師建議考生在復習時要信任老師、緊跟老師,但對老師下發的練習題要有所選擇。“每科老師都希望學生努力地、全天候地學習自己所教授的科目,有的老師不斷地提醒學生本學科的重要性,並大量發題。”馮老師說,不少學生會聽話地寫完大量習題,然後第二天對答案。可簡單的題海戰、對答案,對學生來說收獲太小了,建議考生做題要有所選擇,每課選擇一兩套試題,弄懂、做透。
復習中對於不懂的問題要勤提問。首選向老師提問,至少做到每日一問,不要因為不會的問題太簡單而不好意思問,越簡單的問題越要問,只有打好基礎纔能提昇成績。問問題的時間可以選在下午上自習學不進去的時候,此時向老師請教問題,考生可以轉移煩躁和焦慮。
家長應調整好心態
很多家長易陷入一種誤區,以學習時間長短來衡量孩子是否努力,覺得學到越晚越努力。馮素艷說,應以學習效率來衡量學生學習,考生只有睡好覺纔能保證第二天的高效學習。
人們常說中考前要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其實,家長的心態也要調整好,考生的心態受家長影響最大。家長的情緒要穩定、心情要愉快,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慌亂,不要影響家庭氣氛。安靜的環境對考生提高復習效率有很大幫助,家長應盡量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