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受“國五條”中有關二手房交易征稅20%消息的影響,三月以來,齊市二手房交易市場異常火爆。不過,隨著京滬粵各地細則的出臺,二手房市場進入“退燒”倒計時,開始上演最後“瘋狂”。
二手房交易“末班車”
4月1日早上九時左右,記者再次來到產權交易大廳,與之前門庭若市的情況不同,大廳內稍顯冷清。一個小時後,人數漸漸增多,京滬粵等地細則的全面落地,個別政策的嚴格讓一些尚處觀望心理的購房者再也坐不住了,急於搭上二手房交易的“末班車”。
月初以來,我市房地產產權交易中心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受政策刺激,一些市民搶著在細則出臺前過戶或交易,由此催熱二手房交易市場。在政策出臺以來的一個月時間內,我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二手房業務量激增五倍,相當於正常情況下半年的業務量。房地產交易中心為此不得不加班加點,出臺各種措施應對突如其來的交易潮。不過,在一輪急買急賣過後,二手住房成交已經開始呈現後續乏力。
業內人士分析,若我省本月出臺國五條細則,四月二手房交易將呈現谷底狀態。作為政策影響下的特殊期,二手房市場在到達頂峰之後,出現成交量下跌的態勢已是意料之中。幾乎每次樓市調控,交易量在政策落地前會有集中爆發到緩慢回落的過程。另外,由於短時間內的快速增加交易量,多數性價比優質的房源基本已經消耗殆盡。
市民出奇招忙避稅
面對可能繳納的重稅,一些准購房者的“避稅”方式五花八門。除了買房後來不及過戶的、買房後因房屋未到五年避稅不過戶的,以及想買想賣急於成交的情況之外,一些市民還想出各種避稅方式,比如,通過辦理父母子女之間的贈予,減少房屋的產權爭議;將房屋更名給親屬,來提高房屋的成交價;與賣房者簽訂協議若未辦理完業務情況下交易作廢。更有甚者,個別夫妻不顧人財兩空的風險,辦理了離婚手續,為了房子演起了“假離婚”。
在產權交易大廳,市民劉穎正在等待繳納稅費,“上周五買房交了定金後,我就來辦過戶了,但當時人有點多,手續沒辦完,今天一早就來了”,劉穎告訴記者,“上周五一些地方細則出臺後挺著急的,就怕趕不上政策出臺的速度,當天沒辦理完我有點不放心,怕周日咱這邊的政策也出臺,就與賣家簽了一個協議,若是在辦理業務期間細則出臺,則交易終止,我是不可能接受這麼大一筆稅費加在我頭上的。”
市民張忠武告訴記者,他來將父親名下的一處房產辦理過戶業務,雖然張先生辦理的業務屬於親屬之間的贈予,細則對其繳納稅費的影響不大,要繳納一定的稅費,但細則實施後,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索性“一步到位”。
京滬粵細則引猜想
連日來,京滬粵等地相繼出臺國五條細則,從京滬粵等地細則來看,在限購方面,對單身人士的購房限制趨嚴,以及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的情況,將成為調控房價的“殺手?”。在20%個稅上,三地口徑一致,只是北京特地復述了“滿五年唯一住房免征”的內容。這讓不少買房賣房者吃下定心丸。國稅總局2006年下發文件明確,“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差別化的稅收政策,體現了對合理購房需求的保護。
目前,我省的細則出臺大限何時將至仍未有定論,但隨著京滬粵等地細則的全面落地引發了各種猜想:到底什麼時候纔能出來?是否會對限購有進一步的限制?是否會加大二套房貸的調控力度?
業內人士稱,齊市對政策出臺的敏感度不強,出臺的時間會比別的城市稍微慢一點。而對於具體細則,他們認為,和國家政策相比不會有太多變化,20%個稅會按照國家的政策執行。現在老百姓關注的焦點還是在於限購和二套房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