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記者 印蕾 張銳)我們周圍生活著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看得見卻不願和人對視,會說話卻不願和人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醫學上把這樣的孩子叫做自閉癥患者;他們也常常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自閉癥患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演手語舞蹈《感恩的心》。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聯合國2008年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癥日”。據統計,我國目前自閉癥兒童約為164萬人,我省約有4萬名自閉癥兒童。2日上午,省自閉癥救助協會舉行了“生命,因你不同”認識、關愛自閉癥大型宣傳活動,呼吁社會各界關心關愛、幫扶救助自閉癥兒童。
“星星的孩子”拒絕與外界交流 外界也很難理解他們
舞臺上,《親愛的小孩》歌聲響起,瑤瑤(化名)和其他伙伴走上舞臺,在老師的指導下,和著歌聲起舞。瑤瑤的母親告訴記者,在常人看來,瑤瑤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強。但是從一言不發到可以開口唱歌,登臺表演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來自哈爾濱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的老師告訴記者,瑤瑤的患病程度相對較輕,還有些自閉癥患兒脾氣異常暴躁,他們會毫無征兆的就開始大喊大叫,哭鬧,甚至會當眾脫掉自己的衣服。
近八成自閉癥兒童得不到康復指導 治療教育是難題
據省自閉癥救助協會調查,我省近八成的自閉癥患兒呆在家裡,沒有接受任何形式的康復服務與指導,更難享受同齡孩子應有的教育。全省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專門教育學校少之又少,治療難、教育難、生活難是自閉癥兒童面臨的最大難題。由於很多家長對自閉癥疾病的不了解,往往會耽誤孩子的治療,使得患兒的病情加重。
呼吁更多人投入志願服務行動 關愛救助自閉癥患兒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個自閉癥患兒身後都是一個個沈重的家庭。據報道,自閉癥兒童中只有約8%至25%能康復,其餘將成為精神殘疾人,需要終生照料。很多自閉癥孩子的家長有共同的想法,希望孩子不要長大,自己不要變老,如果自己不在了,孩子怎麼辦?
省自閉癥救助協會會長王敏告訴記者,自閉癥患兒的情緒、心理、行為等障礙可通過得當的方法得以改善,家長應加強對子女的關注,多溝通、多陪伴,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孩子逐步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直至在接受培訓後可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生活自立。為此,省自閉癥救助協會發起成立了“星語星願”志願者服務團隊,呼吁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到志願者服務團隊,投身到關愛、救助自閉癥患兒的行動中,努力改善自閉癥人群平等參與生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