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科技衛生圖片
搜 索
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致富龍江 富礦蘊藏發展新動力
2013-04-07 15:31: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王承旺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從載人航天到三峽工程,從阻擊“非典”到抵御禽流感,從西氣東輸到寒地高鐵……越來越多黑龍江科研人員的身影出現在國家各類重點工程和應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當中。大慶油田持續穩產高效開發,千兆瓦級水輪發電機組,高速鐵路重載貨車,燃氣輪機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

哈飛汽車生產線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鼓勵職工在生產中進行技術創新、改造

國內首臺1000MW超超臨界機組在哈投入生產

  黑龍江科技資源富集、科技實力雄厚,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動“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和“科教人纔強省富省工程”建設,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湧現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纔,攻克了一批國內外領先的尖端技術,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值達到6006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技術成交額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61.3%;全省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在全國排名由2007年的第14位晉昇為第12位。

  這裡是一片沃土,科技資源富集、科技實力雄厚。從載人航天到三峽工程,從阻擊“非典”到抵御禽流感,從西氣東輸到寒地高鐵……近年來,黑龍江湧現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纔,攻克了一批國內外領先的尖端技術,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每年,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研發的科技成果平均達1500多項。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將科技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2013年,我省科技成果招商的大幕正在開啟。龍江大地上,“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數字彰顯科技力量

  -截至目前,我省擁有兩院院士38人,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位;擁有各類科技專業人纔87萬人。

  -2012年,我省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3萬件,是2007年的4.2倍,其中2011年同比增長128%,增幅居全國首位。

  -2012年,我省技術成交額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61.3%,提前三年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

  -2012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值達到6006億元,同比增長20%。

  -“十一五”以來,我省科技綜合實力晉昇全國第12位,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04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5%以上。

  -我省科技進步環境指標在全國排名第7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在全國排名第11位。

  2007?2012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億元)

  獲得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經費連年創新高

  人纔龍江正蔥蘢

  在國家重點工程中,黑龍江人創造的科技之最的背後,有著強大的科研隊伍作為支橕。我省目前共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78所高等院校和4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724家科研機構,包括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等一批國內知名的科研機構,及省科學院、農科院等一批地方重點科研院所。

  站在科研金字塔頂端的院士,我省有38位,數量居全國第五位。作為我國各領域科學技術的頂級專家,院士們常常以高深的專業視角、廣闊的世界眼光、潮頭的全新理念,為我省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重大科技項目等“把脈”。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由支持單個專家向支持整個團隊轉變,是近年來我省在科學基金立項上的新轉變。通過這一轉變,我省在大豆新品種選育、污水和飲用水處理、復合材料、新材料應用等方向湧現出了多個創新研究團隊,其中一些團隊已進入了國家行列。如針對我國“資源型、污染性缺水”的現狀,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任南琪院士牽頭組建的“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創新研究群體獲得國家科學基金資助。

  數載春風化雨,今朝萬木蔥蘢。多年來,省四項基金項目的實施,為我省穩定、培養和凝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人纔。他們中很多人已成為我省科教戰線和企業界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中堅力量。去年,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評選中,我省又有7位青年英纔榜上有名,創歷史新高。據統計,目前我省已擁有各類科技專業人纔87萬人,為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了雄厚的智力基礎。


 

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交付的支線客機

  創新成果攀新高

  大尺寸藍寶石晶體可廣泛應用於我國航空航天、LED等產業,擁有並不斷完善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的哈爾濱奧瑞德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目前全球4英寸以上藍寶石晶棒的主要生產廠商之一。去年底,該公司大尺寸藍寶石產業基地二期工程全部竣工,項目達產後,年產大尺寸藍寶石晶體350噸,生產能力位列世界三甲。

  我省從2009年開始設立重大科技新產品專項,四年共支持了新能源產業的風電變流器、生物醫藥產業的疏血通注射液及食品精深加工產業的玉米變性淀粉等41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新產品產業開發。謀劃爭取國家科技項目(課題)5005項,獲資金支持58.29億元。2008-2012年,獲得民口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經費總額居全國第7位。

  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結出了累累碩果。“十一五”以來,我省獲國家級科技獎勵達104項。大慶油田、哈電站集團、中國一重等一批國寶級企業,在石油勘探、開采、加工等方面技術研發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大型裝備制造業領域制造技術開發能力處於同行業領先地位。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大慶油田“高含水後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成果,主體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10-15個百分點。中國一重的“600噸級大型鋼錠研制及工程應用”成果,突破了制約我國超大型鍛件的國產化制造技術瓶頸,解決了600噸以上級世界最大鋼錠超純淨澆注等難題,新創產值1.4億元,被評為2012年度省科技特等獎。哈電集團的“1000MW空冷發電機組成套技術研究開發與工業示范”成果,使我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全面掌握大型直接空冷發電技術的國家。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