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1日訊 面對今年備春耕生產的嚴峻形勢,齊齊哈爾市按照市委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城鎮化、城鄉一體化“三化”建設戰略部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正視困難,打足風險,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把保春種作為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備春耕生產各項工作落實。

甘南縣興十四村各類大型農機具現已基本完成檢修,只等天氣回暖順利開犁。康勝 攝
立足生產保障 完善基礎設施
2012年秋季,全市克服秋雨大、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完成秋整地1596.2萬畝,佔計劃的122.8%;深松整地937.5萬畝,佔計劃的133.9%;水田整地178.6萬畝。其中,大壟整地164.4萬畝,佔計劃的82.1%;連片整地面積達到896.1萬畝,佔整地面積的56.1%,90%的整地達到待播狀態。秋季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工日67萬個,新打灌溉機井2699眼,新增蓄水能力323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24.2萬畝,新增除澇面積5.5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26.8萬畝。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7.9萬畝,新增年節水能力1858.5萬立方米。在水稻育秧設施建設上,全市19個水稻智能催芽基地項目已經基本建設完畢,設備正在安裝和調試。截至目前,全市水稻育苗大棚已清雪4.21萬棟,佔應清雪的50.1%;已扣棚2.07萬棟,佔應扣棚的22.1%。已備土140萬立方米,打床798萬平方米,分別佔計劃的54.5%和41.1%。
突出增產增收 落實結構調整
全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比較效益為核心,以綠色農業、訂單農業為抓手,以營銷促進生產,積極引導農民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綠色、特色作物。在主要糧食作物中實施“一壓四增”,壓縮大豆面積到512萬畝,減少326萬畝;增加玉米338萬畝、水稻47萬畝、馬鈴薯8萬畝、雜糧5萬畝,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176萬畝、433萬畝、223萬畝和140萬畝。

新興鎮東榮村農民進行水稻苗床擺盤作業。王宏偉 攝
搶前物資准備 推廣農業科技
今年全市種植業春耕資金需求73.2億元,目前已籌集62.1億元,其中農民自籌34.6億元,發放農貸26.4億元。全市種子部門已准備14.1萬噸,農民現已購進9.42萬噸,現已購進化肥48.3萬噸,柴油已下擺7.8萬噸。機具檢修進展順利,檢修進度達到75%,已檢修農機具38萬臺。
齊齊哈爾市農委副主任吳昊告訴記者,全市加快優良品種更新換代步伐,2013年全市重點推廣10項高產栽培新技術,推廣面積7000萬畝次,進一步提高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目前,推廣計劃已經逐級分解落實到縣、鄉、村和合作社。各地結合今年實施的“2513”高產創建工程,落實水稻、玉米、大豆、馬鈴薯四大作物核心區255萬畝、示范輻射區541萬畝、帶動區1195萬畝,重點推廣玉米、大豆、馬鈴薯大壟雙行栽培模式200萬畝。制定全市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實施方案,實現縣鄉村園區建設全覆蓋,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提高組織化 推進合作社建設
今年齊齊哈爾市各類合作社計劃新增2647個,總數達到6807個。其中新建大型農機合作社旱田10個、水田30個、馬鈴薯5個、保護性耕作10個。從1月中旬到3月末,在甘南縣興十四村舉辦全市合作社理事長及管理人員培訓班,為今年加快發展和規范提高合作社奠定良好基礎。截至2月末,全市已新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22個,新增農戶6.6萬戶,新增入社面積348.7萬畝。全市已規范提高合作社577個,佔計劃的13.9%,擴增農戶2.5萬戶,擴增入社面積118.3萬畝。在發展合作社同時,積極推動土地規模經營,重點抓好以種植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為經營主體的土地規模經營,在春耕前做到經營主體、經營方式、配套設施和地塊四落實,實現今年土地規模經營面積1614萬畝、增長20%的任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