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遠程教育講春耕 內容涵蓋農資選購等多個方面
2013-04-15 10:26: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雒明遠 常春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5日訊 為確保春耕各項生產順利進行,全省各級組織系統充分發揮農村黨員乾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作用,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先後舉辦涉農講座40餘場次,內容涵蓋政策解讀、農情分析、農資選購、水稻育苗、玉米選種、棚室蔬菜種植、農業機械修理等多個方面,受到普遍歡迎。

  春節剛過,省委組織部就邀請省農委副主任白祥和通過遠程教育網絡為全省農村黨員乾部群眾解讀“中央一號文件”,以此為開篇,在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七臺河……一場場講座、一堂堂現場教學也次第拉開帷幕,一波波現代化大農業知識的傳播好比是鼓聲陣陣,密集地敲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回蕩在廣袤的田野裡。

  問需於民送去涉農政策技術

  3月初,齊齊哈爾市泰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們來到寧姜鄉遠程教育站點,就玉米和水稻在春耕播種時育苗播種、病害防治等常見問題舉辦遠程專題培訓,受到近千名農民群眾的歡迎。

  為確保培訓質量,培訓前,當地組織部門要求各站點管理員提前向農民群眾搜集往年農業生產中遇到的疑問和難題,歸納整理後交由授課專家,農業專家就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像齊齊哈爾一樣,全省多地遠程辦協同各鎮村遠教站點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調查了解,摸清群眾需求,然後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方案,調整培訓內容。

  廣泛摸底之後,技術培訓在各地提上日程。哈爾濱市道裡區開展了農作物良種選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農村實用技術知識的培訓;七臺河市制定出臺《備春耕技術指導意見》,集中講授春整地、品種選擇、施肥、春播等技術講座20餘場;佳木斯市開展水稻毯式缽盤育苗機擺栽培等實用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農民1.3萬餘人次。

  提供諮詢多部門聯手聚合力

  “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專家,今天到家來指點,我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了。”伊春市南岔區晨鳴鎮星星村黨支部書記兼信誠黑木耳專業合作社社長孫財顯說。

  2009年,星星村82戶農戶聯合成立了信誠黑木耳專業合作社,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黑木耳袋菌流耳、爛耳問題嚴重。近日,孫財顯向伊春黨員遠程教育QQ群發出求助信息。接到求助後,伊春市委組織部在第一時間邀請市農研中心省級專家楊春梅和3名市級專家組成“定向服務專家組”,深入到該村遠程終端站點和種植戶家中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遠程教育網絡不僅是一個宣講平臺,更是一個涉農領域專家與農戶溝通的平臺。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區委組織部聯合農業局、畜牧局,匯總了包含農業技術推廣,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果樹種植技術在內的5大方面、40多位專家的聯系方式,建立了“專家服務熱線”,幫助農民解決備耕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目前共收集春耕生產資訊300多條,發送手機短信2000餘條,接待群眾信息諮詢1800多人次,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春耕技術難題70多個。

  實地示范網上觀摩網下實踐

  不久前,富錦市啟動了“遠程教育助春耕”活動,選派農技、農機、畜牧等部門的50餘名專家、教授組成遠程教育助春耕專家組,深入全市5個市級和11個鎮級遠程教育示范基地,為基地會員和廣大農民群眾做實地講解和示范,同時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系統開展網上觀摩,使農民坐在家裡就可以看到基地的實時狀況,為全市備春耕生產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同樣,為進一步搞好貼心指導,七臺河市遠程辦開通了“遠教直通車”,抽調市、縣區兩級農業專家、農村優秀人纔、科普惠農專家127人深入到全市154個村屯,開展百名專家聯百村活動。各類農業專家進站點、入棚室、到地頭,面對面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技術難題350餘個。

  課上學習,不忘課下總結,每一次宣講活動或是基地指導,都將成為農民群眾學習農技的“固定資產”,省委組織部緊抓課件制作,保障群眾隨時進行選學,如今《肥料識別及種子選擇》、《水稻測土配方施肥高產技術》等課件視頻的下載量居高不下,備受追捧。不僅如此,各地遠程辦因地制宜制作的課件也及時跟進,截至目前,僅富錦市就已制作技術培訓課件8套,網站視頻點擊率達50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