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近日,多位新房業主反映,他們的個人電話不知是何原因,落到了這些裝修公司手裡,他們以舉辦各種活動、詢問是否裝修等為理由,頻頻給業主打電話,有的業主甚至接到了同一家裝飾公司多位業務員的電話,不堪騷擾的業主,甚至報警求助。
根據業主提供的信息,尋根溯源,發現元洲、麻雀等裝飾公司也赫然在列。當對這兩家裝飾公司進行調查時,他們均直言不諱地說,業主信息來自開發商。

麻雀裝飾一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業務
不堪“騷擾”新房業主報警求助
李先生家位於創業城的房子很快就能裝修了,李先生的電話也多了起來。這些電話都是我市的裝飾公司打來的。一會兒是“元洲”的,一會兒是“麻雀”的,一會兒又是其他裝修公司的,電話中都是詢問關於裝修的各種事宜。這種電話一天最多能接20個。
讓李先生非常詫異的是,這些裝飾公司打電話的時候,對住戶的基本情況了解得非常透徹,你家是哪個單元的、哪戶、什麼戶型、戶主電話都一清二楚。李先生曾經統計過,三四天的時間,他總共接到這樣的電話70多個。
最後,李先生實在是忍受不了這種電話的“折磨”了,於是報了警。
李先生以為自己可能是在什麼地方不小心把自己房子的基本資料泄露了,沒想到他的同事和他的遭遇是一樣的。
李先生的同事介紹,他家在創業城也有一套房子,最近一段時間每天也接到10多個甚至20個裝飾公司打來的電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家的基本資料是怎麼到了這些人手裡的,這些人對自己的了解太清楚了。
還有業主反映,有的裝飾公司甚至會有幾個業務員都給他們打電話,他很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會產生其他的問題。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被這些“裝飾”電話打亂了。那麼,是誰泄露了業主們的信息呢?
麻雀裝飾稱開發商手裡拿信息
麻雀裝飾公司一位姓王的設計師介紹說,最近他們針對創業城老會戰的裝修需求,聯合十多家材料商,將舉行一個活動,給很多業主都撥打了電話,發送了短信。
當問及你們是怎麼有這些業主的電話時?
他回答:“我們都是從開發商那裡拿來的!”
一直站在一旁的麻雀裝飾的一名負責人還介紹,開發商為了減少交房時的麻煩,願意讓業主早進去裝修,同意他們進去了解戶型、面積等信息。
至於他們是用何種方式獲取到的業主電話信息,有沒有花錢等情況,對方表示,這都是公司運作的,他不知情。
元洲裝飾稱一條信息一塊錢
元洲裝飾公司。記者再次撥打電話後,一位姓范的女士自己介紹,原來在某單位上班,已經退休了,現在是該公司市場部的。
當問其是如何知道創業城業主電話時?范女士明確地說:“是開發商給的。”她還說,創業城業主電話她都有,將近2.5萬個。另外,明湖、匯景等其他的小區他們也有。
她還說:“我們都是花錢買的”並稱自己買的時候是一塊錢一條。
黑色“產業”情節嚴重者可判刑
個人信息缺乏保護的問題由來已久,即便在要求保護個人信息呼聲愈來愈高的今天,出賣個人信息的事件仍屢禁不止,甚至形成了一條倒賣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近幾年來,在我市,這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幾乎沒有一個樓盤的業主能逃過裝飾公司的“圍剿”。
對於這種情況,黑龍江美亞律師事務所白宇宙律師認為,這種出賣業主個人信息資料的行為,可以被視為侵害業主的隱私權。他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的有關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白律師說,泄露業主個人信息看似小事,事實上可能會衍生一系列問題,甚至會威脅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遇到這種情況,業主可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