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一場洋洋灑灑的大雪,沒擋住幫兒女追求幸福的“父母相親團”的步伐。昨天市婦聯組織的“春之約”相親會白領專場成了父母專場,親自到現場相親的白領寥寥無幾。

相親會現場。本報記者劉陽洋攝
9時許,記者在相親會現場看到,“父母相親團”非常活躍。為了兒女的終身大事,白領的父母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找女婿都成我的工作了。”年近六旬的張大爺帶著一沓印有女兒年齡、身高、學歷、經濟狀況、照片和聯系方式的“小廣告”在現場派發。“她今年已經28歲了,從事金融工作,一直是個工作狂,對談戀愛不感興趣,可把我們愁死了”。
相比紙質傳單,一些父母的“技術手段”更先進,他們拿著平板電腦或手機播放兒女的照片和視頻。他們說,這樣能讓別人對自己的孩子有更直觀的印象,增加信任感。
活動主辦方介紹說,相親會上,父母都是身負重任而來,往往比子女相親更積極,問“准親家”的問題也更現實:年齡、職業、收入、學歷、住房等信息“照單全收”。如果雙方父母覺得條件基本合適,就從人群中走出,繼續單獨交談。
記錄男女嘉賓個人信息的“緣分牆”前早早擠滿了人。不少父母正戴著眼鏡仔細抄寫相關信息,還有的聚在一起熱烈交流。有的家長擠不進去,乾脆站在外圍高舉征婚廣告。
一位周姓大爺舉著一張紙“淡定”地站在“緣分牆”一側,一會兒工夫就吸引了不少人。紙上寫著:“男,1983年6月,身高175cm,大學本科,國有企業白領。尋家在哈爾濱的獨生女孩,23至27歲,身高165cm,本科。”周大爺表示,這些條件都是兒子定的,不符合就不見,可挑了,他也沒辦法。周大爺透露,自己瞞著兒子來這裡參加過兩次相親了,“兒子肯定不會讓我出來替他相親,不過我先把女方的詳細資料帶回去,他看著合適就不會拒絕了。”
兩三個小時的“聯誼”後,大多數父母已將合適對象的基本情況和聯系方式網羅囊中,等待回家向孩子匯報“戰況”。當然,也有家長表示沒有找到有緣人,流露出失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