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6日訊 6歲的男孩洋洋,一早隨爸爸到超市,不小心與爸爸“失散”。他沒慌,也沒亂走,在超市門前靜靜等了5個多小時,直到有市民發現,報了警,輔警幾番周折,把洋洋送回了家。
7日6時,洋洋隨父親出門遛彎,在香坊公園轉了一圈後,父子二人來到樂松廣場,在家樂福超市門前“失散”。找不到爸爸,洋洋就一直坐在超市門前等。中午時分,環衛工人注意到了他,猜測這孩子可能找不到家了,於是便通知了警方。
13時30分許,輔警來到現場,發現洋洋安靜地坐在超市門前,不哭也不鬧。圍觀市民說,孩子從8時許就一直在這兒,說要“等爸爸”,5個小時過去了,還在等,問他家人在哪兒,他也不開口。
輔警詢問纔知,洋洋今年6歲,家住黎明大市場附近某小區,父親沒工作,母親在外打工。洋洋說,早上來到超市後,父親讓他在門前等著,所以他一直沒走。
洋洋記得母親的電話,輔警撥過去但沒接通;又通過超市廣播尋找家屬,沒有結果;聯系110指揮中心,也沒有報失記錄。洋洋說,他和爸爸媽媽從綏化來,但輔警沒能找到其父母信息。
隨後,輔警帶著洋洋來到黎明大市場,找到所住的小區,樓下鄰居認出了洋洋。原來,洋洋的爸爸患有腦梗,身體一直不好。當天早上,洋洋走得太快,他爸爸沒跟上,和孩子“失散”後沒找到,以為孩子自己回家了,就沒有報警。
香坊輔警大隊九中隊隊長李暘提醒家長,帶孩子去人多地點時,應給孩子攜帶聯系卡,標注姓名、住址及聯系電話,方便及時聯系家人。家長若發現孩子走失,要及時報警。同時,要教育孩子,與大人走散後,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應等在原地,或去報刊亭等尋求幫助。(報料人關笑天)
鏈接這小鬼挺機靈
洋洋:“看到穿警服的叔叔,我纔跟他們走的,不是穿警服的,我就不跟著走。”
洋洋媽:平日,孩子在幼兒園時,老師就告訴他,和家人走散時,不能跟陌生人走。她也把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告訴孩子,讓他記住,但“不要輕易告訴陌生人”。
香坊輔警大隊九中隊隊長李暘:洋洋很棒,和家人走散,沒有慌亂,或者大哭大叫,如果這樣,碰上別有用心的人,就很容易判斷,孩子是走失的,打壞主意。而且,盡管很多圍觀市民問洋洋,但他見到警察後,纔說出媽媽的電話和家庭住址,很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