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我省CPI累計同比上漲3.2%,在全國由高到低的排序中,累計同比位列第5位,反通脹形勢仍舊嚴峻。2012年,我省開始運用價調基金建設的115家“平價商店”,引人注目——

通脹在大慶的慶客隆超市內平價商品很受歡迎。馬雲霄 攝
黑龍江日報4月16日訊 CPI高企,錢越發不耐用,百姓感嘆“菜籃子”不輕了。記者從省物價監督管理局獲悉,去年開始,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在價格調節基金的扶持引導下,部分零售企業及蔬菜基地開始試水開設“平價商店”或“平價專區”,“平價”概念開始走進社區、走進特困群體……
價格調節基金,是地方政府用於穩定、調控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價格的專項資金。以往我省價調基金投放都是單一性重大節日救助,如今,投放方式不斷創新,規模不斷擴大。價調基金引導的“平價商店”這一新興業態,不僅實現了對低收入群體的價格救助,也讓百姓體驗到穩價惠民的甜頭。
大慶
自采
與商超聯手全城普惠
超市裡的生鮮蔬菜比農貿市場的價格要貴,這是百姓的普遍認識。然而,在大慶市慶客隆超市,記者卻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場面。
在慶客隆超市新村店生鮮區賣平價菜的售貨島上,“平價商品”幾個大字很醒目,一個個全省統一的綠色平價笑臉“標識”惹人喜愛。記者發現,農貿市場裡賣將近3元/斤的普通散裝大米,慶客隆超市卻僅需2.15元/斤;農貿市場叫價4元/斤的西紅柿,超市裡標價卻是3.72元/斤;而農貿市場價格高至6元/斤的新鮮四季豆角,當天在超市的價格是4.9元/斤。
是什麼讓超市裡的生鮮蔬菜比農貿市場還要便宜?答案便是我省價格調節基金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平價商店項目。
作為大慶市“百項惠民工程”的平價商店項目,政府運用價格調節基金做引導,全民普惠制的慶客隆15家平價商店開辦剛過百天,不僅讓百姓嘗到了實惠,自己也借助政府“平價”這一金字招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0%。
“菜采田頭,果采樹頭,魚采水頭,”作為大慶本土企業的慶客隆商貿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侯陽旭介紹,公司采購人員200多人,以蔬菜為例,每年11月份采購人員就出發到蔬菜產地,2天發一次車,一車2.5萬公斤,一般20個品種左右,都是自己到產地去采購,產銷對接,沒有中間環節,價格自然就低,有些品種甚至虧錢。
為什麼要乾這個不賺錢的買賣?侯陽旭直言不諱:“政府把每年對全市48000名低收入困難群體的2020多萬元補貼給我們超市,我們給他們發放購物卡,他們憑卡在超市隨時消費,改變了以往的一次性救助。政府信任我們,我們也看中了‘平價商店’這塊金字招牌。‘平價商店’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客戶,來客量增加7%。”
建設平價商店是穩定市場價格的重要抓手,是一項創新性舉措。像大慶這樣政府運用價格調節基金做引導,實現普惠制,店面建設多、平價商店普惠在全省是首例。
齊齊哈爾
自產
基地作保低價沒商量
2012年4月15日,齊齊哈爾育英社區蔬菜直銷店開業了,他的老板是山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0.9元/斤的大白菜,1元/斤的胡蘿卜,0.9元/斤的青蘿卜,1元/斤甘藍……多種一元菜出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直銷店與種植基地對接。自開業以來,來這裡“掃平貨”的市民絡繹不絕。
“為什麼市民買不到平價菜?關鍵就是流通環節太多。”山鷹公司董事長門鐵峰說:“從批發市場到菜市場這最後一公裡推高菜價上漲50%,這話一點都不過分。為保障平價超市山鷹公司在梅裡斯區設立了30萬畝蔬菜基地。今年春節期間蔬菜價格直線上昇,而我們有基地,有3萬噸的一次性倉儲能力,即使在春節期間菜價也平穩。”
“春節前,我們監測直銷店的菜價低於市場20%,個別品種達到了36%。”齊齊哈爾市物價監管局局長侯一枝對記者說,去年齊市運用價格調節基金開辦了8家蔬菜直銷店,今年再增20家,覆蓋28個社區,惠及15萬人,這個工作已經列入市政府今年30件實事之一。直銷店由社區免費提供場地,齊市物價監管局運用價調基金對每個直銷店投入3萬元購置必要設備,室外還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和菜價電子顯示屏,現在的8家統一店牌、統一標識。
政府搭臺、企業經營、限價銷售、讓利百姓,這種平價模式讓齊齊哈爾市民得到了實惠,截至2月12日,8家社區蔬菜直銷店累計銷售蔬菜47.5萬公斤,累計銷售金額202萬元,為居民節省購菜款接近22萬元。
綏化
自售
平價溫暖困難群體
綏化市的4500戶低收入家庭現在每戶手裡都有一個小本本,拿著它,他們可以到政府開辦的價格惠民商店買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不僅價格低於市場30%,而且還有免費車送回家。
“以往逢年過節,物價部門就運用價調基金補貼低收入群體,基本上是給錢或者給物。為了能讓價調基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我們建立了平價惠民超市,這樣365天,天天都可以享受到優惠。”綏化市物價監管局局長劉小賓說:“2012年9月份,我們運用價調基金投入200多萬元購置了門市房,開辦了一個面向低收入群體的惠民商店,按低於市場30%的優惠價格或者半價銷售,每人每月按量供應。”據統計,全年可使受補貼的低收入群眾享受到救助金額200萬元,每人每年可享受到補助金額250元左右。
安達市是我省唯一一個實現平價商店城鄉全覆蓋的城市,平價網絡已經延伸到14個鄉鎮。廉租家園社區住的都是低收入群體,店主向記者介紹說:“這個超市剛開業時每天營業額纔300多元,自從成為政府平價商店後,老百姓非常認可,掛牌第一天就賣到800多,現在最多的時候賣到3000多。之所以超市菜價能賣到地攤價,多虧政府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
安達市物價監管局局長賈英介紹,安達市對平價商店和平價專營區實施前期投入、以獎代補、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據統計,目前21家價格調節基金商店共接待低保戶、特困戶、五保戶、殘疾人萬餘人次,以優惠價格銷售商品達26個品種,優惠金額30餘萬元。
別樣的價格形成機制我省平價商店分布示意圖
“平價商店”出現,對於穩定市場物價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平價商店”理念最早起於新加坡,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新加坡國家貿易工會聯合會建立了第一家合作社性質的超市,定價一般比其他超市低10%—15%,每當物價上漲時,該超市就“挺身而出”。新加坡的平價合作社旗下擁有130多家超市及便利店,為當地零售業龍頭老大,佔據新加坡50%的市場份額,在物價上漲時,其為政府平抑市場物價,促進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省“平價商店”建設剛剛起步,但是發展模式與速度均走在全國前列。在種植基地與直銷店緊密結合的齊齊哈爾,據說每天早上,附近大大小小超市的詢價員都會來到齊齊哈爾市的8家社區直銷店詢價。就像齊齊哈爾市物價監管局價調辦主任劉曉慧所說:“平價商店不可能左右物價的漲跌,但它的出現確實左右了其他超市同類商品的價格。”平價商店,就好像物價部門給直銷店定價,附近超市又參照直銷店價格,這種價格形成機制最終受益的是百姓!
根據國家發改委對建設平價商店的指導意見,建設平價商店的基本原則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產銷對接,降低成本,規范運營,創新形式,穩步實施,有序推進”。
可見,平價商店長期生存的關鍵是市場化運作。在其建設初期,政府應當給予一定政策優惠和選址支持,但重點在於要推動平價商店市場化、企業化運作,使其找到可以長期生存的運營模式。
我省平價商店分布示意圖

肇東市1家肇源縣1家林甸縣1家杜蒙縣1家安達市34家黑河市12家孫吳縣1家海倫市1家綏棱縣1家
平價之路能走多遠
作為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平價商店的健康發展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這一惠民工程究竟該如何惠民,平價商店又該如何發展?這些都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對“平價商店”的平價商品能維持多久表示擔懮。
“只要有基地作保,避免貨源供應短板就會保持平價商店的長久生命力。”齊齊哈爾市物價監管局副調研員趙麗玲說,平價店的建設必須建立在擁有較大蔬菜生產基地的基礎上,而一些平價店在擁有較少甚至沒有蔬菜生產基地的情況下,開始在各大社區布點設立平價商店,其所售平價菜實際上還是從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購進。“供菜渠道太依賴於批發市場,價格就會隨著市場波動。市場價高,平價店就難維持平價。”
“有店有基地,平價好維系。”平價商店的出現,讓終端消費者、流通領域零售商家以及上游種植農民們都很高興。中低收入者可享受到品質有保證的低價商品,零售商家因多了有保證的低價商品而增加客流,上游種植農民則因通過“農超對接”將商品直接流入終端,而獲得更高收入。
目前大慶平價超市15家,都是以進駐超市或開設平價商品專區的形式運營。大慶市物價監管局副局長於金昌說:“物價部門只是監管價格,經營還是商家自主經營。為了與大型超市進行競爭,本土超市大多采取捨棄生鮮產品利潤的辦法,吸引顧客。大慶慶客隆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於金昌說,超市希望的就是通過拉動來客量,順帶銷售食品、家用產品和服裝等利潤率較高產品來獲利。他表示,自從政府開始推進平價商店後,各個超市都希望參與進來,“畢竟政府的公信力是做生意的最好招牌。”
但是超市運營成本除了商品采購價外,還有其他費用,而現在人工、水電成本又日益增加。慶客隆高級經理侯陽旭建議,如果政府能給參與平價商店建設的企業一點優惠,比如水、電費、稅費,那麼,企業還可以把平價商品范圍擴大,價格做到更低。
據介紹,新加坡平價合作社成立之初,政府就給予這個新生事物有力的支持。在政策上,新加坡政府優先批給合作社理想的店面,合作社的所有超市都佔據了較好的地點,如在地鐵站周圍以及人口密集區購物中心內等。同時,政府還在租金和稅收上給予優惠。積極有效的政策扶持,為合作社的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
按照國家發改委總體部署,今年我省將連續運用價格基金推進平價商店建設。面對我省“平價商店”建設藍圖,人們不禁要問,低於市場5%~15%的價格,對現有商業模式是否會造成衝擊?
采訪中,多個商家表示,就目前的平價超市規模、市場份額均不足以撼動現有商業業態。慶客隆連鎖商貿公司有關人士說,中高端消費者依然會去大商場大超市消費,平價商店滿足的是低收入者。“超市本身有上萬個品種,而平價商店獲補貼的商品只有30種,數量顯然很有限。”
業內人士認為,平價商店不會對其他經營者造成衝擊。平價商店的經營范圍主要是糧油、蔬菜、肉類等群眾基本生活必需的農副產品。平價農副產品的銷售價格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與市場價格保持合理差價。既要防止價格過高,起不到價格引導功能,又要防止價格過低,違背市場規律,傷害其他經營者利益。近年來,政府部門通過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推進蔬菜大棚生產、冷藏設施建設和平價商店等建設,來改變長期以來物價部門只對農副產品終端價格進行調控監管的做法,使價格調控監管延伸到生產、流通和零售環節,形成完整的價格調控鏈條。